第179章 鄉試第一場

 鄉試第一場,試以《論語》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學》一文、《孟子》一文;

 另有五言八韻詩一首,經義四首,初場的三道四書題每道都要寫200字以上,4道經義題則需要寫300字以上。

 第二場試以五經一道,並試詔、判、表、誥一道,議論文要求300字以上,以後又有變通。

 第三場試以五道時務策即結合經學理論對當時的時事政務發表議論或者見解。

 從考試的內容上可以看出,儒家經學是科舉考試的主要核心內容。

 三場都需要提前一天進入考場,考試後一日出場。

 鄉試通過者被稱為舉人,也稱為乙榜出身,其中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

 蔣地主一馬當先,帶著自己兒子和孫女婿排隊進場,坐定後,按部就班的擦桌子,安置好自己帶進來的東西。

 一步一步,就像當初院試那樣,也像在家中進行的九天模擬考那樣,他們已經將所有動作和步驟爛熟於心,如今進了考場自然不見慌亂。

 隨著考官一聲令下,銅鑼敲響,眾考生紛紛開始答題。

 蔣文清先深吸一口氣,鎮定心神,回憶了一下兒子之前說的考場注意事項,才開始研磨提筆。

 經過這段時間兒子的突擊訓練,他曾經僅存的混混沌沌都被驅散,此刻頭腦十分清明,筆下如有神助。

 鄉試的考題雖然不易,但和兒子一次次出的模擬題比起來竟然還要容易些,他現在終於理解了兒子說的給他“上上強度”是什麼意思了。

 先緊後松,先沉後輕,這個時候他完全理解了魔鬼兒子的良苦用心,他突然就不緊張了,鄉試再可怕,能有他兒子可怕嗎?

 他現在連兒子都不怕,還怕個屁的鄉試哦!

 文章洋洋灑灑數百字一氣呵成,標準的館閣體,清晰明瞭。

 再看董進這邊,雖稍顯緊張,但想到家中妻子和孩子的期待,也漸漸靜下心來作答。

 回憶著小舅子之前的囑咐,默唸“鎮定、鎮定、你可以的!”

 蔣地主則老神在在地答題,不見緊張也不見慌亂,偶爾還放下筆歇一歇手腕,做題的速度卻並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