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新出爐的熱乎舉人(第2頁)
之後,省事吏將名單交給寫榜吏書寫對外公佈的正式榜單。
從朝至夕,榜單被書寫完成,從第五名倒寫至解元,每寫一名,滿堂燈燭會點亮一次,象徵著喜慶和期待。
此時,整個場所人聲鼎沸,氣氛更是到達熱烈的頂峰。
李海生在放榜這日終於要邁出客棧大門了,當了這麼長時間“宅男”,他覺得外面的陽光都久違了,不過他不覺得憋悶,忍一時罷了,師弟說的那些都應驗了,九九八十一拜都拜了,不差最後這一哆嗦。
“三弟,你真的要出門啊?要不然還是讓你二哥出去看榜,大哥陪你在客棧等消息?”
李春生雖然也跟著弟弟過了一關又一關,還是心有餘悸,不希望李海生在最後看榜的時候出意外。
李海生覺得大哥說得有理,聽人勸吃飽飯,他就在客棧等著吧,等著來報喜的官差,他不覺得自己等不到,只是名次的差別罷了。
“好吧,那就有勞二哥跑一趟。”
“自家兄弟,說這話!”李秋生利落收拾了一下就出門了,跑得飛快。
李海生則是想著等報喜的官差一到,他就立刻動身去興和府。
不對,還得參加鹿鳴宴,所有新舉人都要參加,他不好不去。參加完鹿鳴宴就立刻動身,趁著宵禁前出城,連夜趕路,也能免去不必要的交際。
鹿鳴宴亦作“鹿鳴筵”,主要赴宴對象就是“新出爐的熱乎舉人們”。
科舉時代,鄉舉考試後,州縣長官宴請得中舉子。或放榜次日,宴主考、執事人員及新舉人,歌《詩·小雅·鹿鳴》,作魁星舞。
據《新唐書·選舉志上》載:“每歲仲冬……試已,長吏以鄉飲酒禮,會屬僚,設賓主,陳俎豆,備管絃,牲用少牢,歌《鹿鳴》之詩,因與耆艾敘長少焉。”
宋朝時歐陽修《送楚建中潁州法曹》詩:“曾陪鹿鳴宴,徧識洛陽生。”
《明史·于慎行傳》:“年十七,舉於鄉,御史欲即鹿鳴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辭。”
後也有清朝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八五:“嘉慶文風在目前,記同京兆鹿鳴筵。”
這也側面說明了各朝各代對鄉試、對鹿鳴宴、對新舉人的重視。
李秋生趕到貢院外的時候已經人山人海了,不都是參加鄉試的考生,更多的是考生家屬、家中小廝書童和看熱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