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會試放榜(第2頁)

 而那些沒考上的,也可以走走關係,留京補缺或者找個富裕一點兒的縣府當個一方地方官兒。

 當然,現在大家最關心的是考試放榜,如果榜上無名,以上這些美好暢想和未來規劃就跟自己毫無關係。

 能做的就是趕緊收拾包袱卷離開京城,省點兒食宿費用,回鄉繼續等三年,三年後再戰。

 四月十五這天,蔣家眾人都換上了簇新簇新的衣服。

 不管男女老少,每個人都打扮的像開了屏的孔雀。

 眾位孔雀們排著隊,從蔣家大宅出發,依舊沒坐馬車。

 幾步路的事兒,何必給貢院門前的交通再多施加壓力呢~

 等蔣家的花孔雀們來到貢院門口時,能看到的只有一片黑腦袋瓜兒偶爾夾雜幾個斑駁的黑白腦袋瓜兒。

 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寒窗苦讀,等的就是此刻。

 畢竟會試考中的三百人,殿試時不會再進行淘汰。

 也就是說過了會試,最次最次也能中個同進士了。

 會試中了,等於提前預訂了一個進士功名。

 這也是杏榜下更容易被榜下捉婿的原因。

 相比殿試後進士們打馬遊街,還是這個時候榜下捉婿的成功率更高,但競爭也極為激烈。

 到了會試這一步還未婚的貢生,真是比恐龍還珍貴。

 不然“陳世美”的故事怎麼會那麼家喻戶曉呢?

 很多有家有業有老婆有孩子的貢生為了攀附權貴,一紙休書送回老家的也大有人在。

 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進京告御狀的,很多都是吃啞巴虧,拿了休書,息事寧人。

 縱使蔣家眾人伸長脖子往榜單處瞧,能瞧見的也還是人挨人人擠人的人頭。

 “不行啊,留張護院他們在此等放榜,我們還是去人少點兒的地方等著吧。”

 蔣地主怕擠壞了自己孫子,自家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可不能因為看個榜有個閃失。

 京城貢院外沒有設茶樓,可能是因為此地寸土寸金的原因吧,附近能蓋房子的位置都被學區房佔滿了。

 茶樓酒樓這種吵鬧行當都在隔壁那條街,這也是蔣家人唯一一次沒有在茶樓等消息的原因。

 “就聽祖父的吧!我們出來的算早了,可你們看,這人是越來越多了!”

 蔣曦文護著董進,蔣曦月護著自己兩個庶妹,李海生則是和蔣小七一起護著蔣地主,蔣文清外帶一個薛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