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臨海縣發展
海邊潮溼,空氣中都是鹹鹹的味道,縣衙距離海邊不遠,只有不到二十里路。
臨海縣是個小縣,人口不多,面積也不大。
土地貧瘠,除了一些水果外,糧食的產出量極低。
唯一的優點,可能就是有吃不完的海鮮了。
蔣曦文和婆婆兩人帶著下人們安頓好縣衙後宅後,也的確嘗試了一下這邊的特產。
今天是蛤蜊,明天是蟶子,後天是蝦蟹。
清水煮完,直接沾著醬油吃的。
怎麼說的,挺鮮的,但是總吃這樣單一食物,沒有足夠的米糧,百姓們絕對受不了。
董進上任的第一要務,就是解決臨海縣百姓的口糧問題。
這也是前幾任縣令在此多年,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
董進親自走訪了全縣各地,查看土壤狀況。
不過,越看心越涼,土地貧瘠,可以灌溉的水源又太遠,真是貧瘠到一定程度了。
土壤裡面不說一點肥力沒有,那也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的了。
這裡的土,握在手裡一把,鬆開手還是一把。
甚至握緊到時候能從手指縫兒往外流,比沙子強點兒有限。
董進帶著師爺和縣衙的幾個差役,花了一個多月時間走遍了各個村落的大多數田地。
走訪完各處後,董進回到縣衙便召集當地鄉紳和農戶代表議事。
董進最先提出的就是增加土地肥力,他也不是無的放矢,他手上有幾個沃肥的方子。
準確的說,是他夫人蔣曦文手中有幾個沃肥的方子。
在蔣曦文知道此地土質問題後,沒等董進問,就拿出了方子,這是她當初嫁進董家的陪嫁之一。
這是弟弟私下給她的添妝,這方子比那些金銀、田地之類的還要珍貴。
董進覺得白用媳婦的嫁妝不好,和父母商量了一番後,將家裡一個面積不小的田莊過到了蔣曦文名下。
雖說都是一家人,在誰名下都是家裡的產業,但是董家做事的態度還是讓蔣曦文非常受用。
她嫁進來這些年,一直都知道婆家看重她,如今除了看重,又多了很多的尊重。
董進拿著老婆的嫁妝方子,從來就沒懷疑過方子到底好不好用。
畢竟這可是小舅子的方子,小舅子那是誰?那是能培養出五個進士的神人。
包括他自己在內,捫心自問,如果沒有岳父一家陪著他用功,沒有小舅子的敦促,他憑自己能中舉人嗎?
很明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