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皇帝面前析敵情
來的太監,不是別人,正是崇禎面前的紅人,司禮監太監王承恩。
昭獄的人見王承恩來了,立刻明白了。這是要送盧象升上路呀。
盧象升見過王承恩。幾個月前,崇禎皇帝召見盧象升,就是王承恩引領的。
他見王承恩來到昭獄,第一反應就是,皇上要對自已下手了。
畢竟清軍自打九月入關,攻城掠地,所向披靡。
自已作為掌管各路勤王之師的總指揮,自然是難辭其咎。
崇禎皇帝生性多疑,無論是對文官,還是武將,取得成績了,就是一番嘉獎、提拔。
出現失誤,或者有人彈劾,那就是撤職、查辦。
崇禎朝一共十七年,換了十八位內閣首輔和五十位內閣成員。
頻繁地更換人員,直接導致政局不穩。
其他崗位的人員更是如此。
盧象升見到王承恩,問道:“王公公。是不是皇上讓你傳旨,讓我上路呀?”
王承恩笑著說道:“盧大人。你想多了。前些日子皇上聽信讒言,令盧大人蒙受不白之冤。今天是讓咱家前來接你,進宮面聖的。”
進宮面聖?不是斬立訣呀。
這個反差,頓時令盧象升有些承受不住。
頭一暈,險些倒地。
自已在戰場上就沒有洗漱過,進入昭獄後,變得更加邋遢了。
王承恩帶著盧象升進宮後,先是安排其洗漱了一番後,沐浴更衣完畢。
這才令其面聖。
盧象升見到崇禎皇帝,行禮後,偷眼望去,皇上面神波瀾不驚,看不出來是高興,還是惱火。
不過十分憔悴,倒是看出來了。
也難怪,清軍自九月入侵,已經在京城及其周邊地區擄掠了三個月了。
各路前來勤王的軍隊倒不少,可是沒有哪支軍隊敢與清軍死磕的。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地來到了崇禎皇帝的御案上。
孫傳庭就曾向崇禎皇帝密奏,手下兵馬對清軍十分畏懼,不敢與之正面交鋒,導致清軍狂妄無忌。
崇禎皇帝看著面前的盧象升,問道:“聽說你身負重傷,是從死人堆裡逃出來的。現在傷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