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油鹽不進朱常洵(第2頁)
福王朱常洵想了想,說道:“當然是越大越好,越多越好了。”
盧象升嘆了口氣,說道:“王爺。人心不足蛇吞象。微臣認為,人應該知足常樂。否則,會令自已處於煩惱之中。就拿您來說吧,獲得先皇的寵愛。從小到大,衣食無憂。您可能不知道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苦。他們但凡能夠活下去,又怎麼會造反呢。都是讓官府逼的。”
福王朱常洵沒有想到盧象升會說這些。他本能地反駁道:“盧大人。這些賤民不思進取,好吃懶做,吃不上飯,那也是他自已的原因。如果勤快一些,又怎麼可能吃不上飯呢?”
盧象升說道:“王爺的話,有幾分道理。有些人好吃懶惰,吃喝嫖賭,把祖宗留下來的家產敗沒了,導致家道中落,成為貧苦之人。這的確是他們咎由自取,不值得可憐。可是有些人起早貪黑,勤勤懇懇地耕種、勞作,忙活了一年,竟然入不敷出,只能借錢生活。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福王朱常洵哪裡想過這個問題。連說了幾個“這”,就是說不上來。
盧象升說道:“王爺。您貴為藩王,尊貴至極。應該成為大明朝的助力,而不是阻力。現在國家很難,百姓很難,皇上很難。作為臣子的,我們就要為君分憂,為民謀福利。王爺已經有了花不完的錢,沒必要與民爭利,與國爭利。說句大不敬的話,大明朝被打敗了,亡國了。王爺覺得你還能有今天的榮華富貴嗎?”
福王朱常洵沒有想到盧象升敢說出如此大不敬的話,他說道:“盧大人。你這話可是大逆不道呀。本王就當做沒有聽到。這要是傳到皇上耳朵裡,你覺得會是什麼結果?”
結果當然是鋃鐺入獄,甚至是被殺。
這話,的確是大逆不道。
不過來自現代的盧象升,他只是表達一個事實而已。
歷史的走向,也的確如此。
盧象升說道:“這話雖然有些大逆不道,但是說得卻是事實。我希望王爺能夠將屯田還給衛所。衛所利用這些屯田,自給自足。不僅能夠減輕朝廷的負擔,還能減輕百姓的負擔。只有國家穩定,王爺才能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