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千翼 作品
第124章 不調本人調軍隊(第3頁)
盧象升自然要對他們進行一番叮囑。
尤其是張汝薦和劉國能。盧象升說得更多一些。
他說道:“遼東戰事吃緊。增援遼東義不容辭。你們二位一定要多加小心。我只提醒一句,切勿貪功冒進。一定要保護好自已。戰死沙場,雖然十分榮耀。但是,沒有必要的犧牲,十分不值。”
劉國能和張汝薦當即表示,會謹記盧大人的話。
送走了眾人,盧象升才到京營報到。
京營最早駐紮在南京。那時候大明的都城在南京。
後期,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就將北京設置京營。南京的京營稱為南京京營。
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
五軍營分為中軍,左、右掖和左、右哨。三千營初期是由三千騎兵組成。神機營則是火器部隊。
土木堡之變中,京營主力損耗殆盡。于謙於少保對京營進行了一番改革。從三大營中挑選了十萬精銳,分成十個營,史稱“十團營”。
奪門之變,明英宗重登皇位,罷十團營。成化年間,又恢復十團營。後期增加為十二團營。
正德初年,十二團營僅剩精銳六萬多人。調邊軍入京守衛,稱為“外四家”。
設立東西兩官廳。稱為“選鋒”。十二團營被稱為“老家”。
嘉靖年間,又罷十二團營和東西兩官廳,恢復三大營建制。將三千營改為神樞營。內部官職也進行了調整。
設統帥一員,全稱為,總督京營戎政。由一名文官輔佐,全稱為,協理京營戎政。
明朝後期又增加監視內臣一名,由中官擔任。
目前的協理京營戎政是李日宣。他是前不久接替了升入內閣的魏照乘。
監視內臣則是高起潛。
無論是朝廷討論盧象升的去向,還是盧象升接受總理京營的安排,大家似乎都沒有考慮到高起潛。
否則,反對的人可以提出異議。
因為,滿朝文武都知道,盧象升和高起潛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