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補兵員勢在必行(第2頁)
盧象升命人記錄,當事人簽字畫押。等候盧象升的處理。
十天,用了整整十天。曹變蛟等人終於將京營三大營的兵馬全部清查完畢。
最後的結果,令盧象升難以置信。
登記在冊十五萬人的京營,實際僅有八萬三千五百多人。
缺員將近百分之五十。
曹變蛟稟報道:“就這八萬多人,還有很多老弱病殘。雖然沒有具體統計,但我們大家初步估計,至少有一萬人。”
就按一萬算的話,那還剩七萬多人。
要想將京營補齊人員,需要八萬人。
自已在河南帶過來的部隊,除了增援遼東的,剩餘三萬兩千多人。
補充後,還缺近五萬人。
旁邊的李日宣建議道:“盧大人。結果出來了,缺員五萬人。我們暫時先將現有人員訓練好。
補充兵員一事,還是暫緩為好。現在京營拖欠了很多軍餉。如果招募士兵的話,只會增加朝廷負擔,還會導致更多軍餉的拖欠。”
李日宣說的是實情。現在朝廷極度缺錢。
京營士兵每個月口糧,騎兵二石糧食,步兵一石糧食。每個月的軍餉一般為一兩半銀子。
這五萬人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呀。
暫緩招兵,的確是符合現實的。
其他人也基本支持李日宣的建議。
盧象升考慮的角度,與李日宣不同。
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遼東戰局。
如果洪承疇增援遼東,被朝廷瞎指揮的話,極有可能戰敗。
這勢必會令遼東局勢陷入惡化。
那麼再次增兵,勢在必行。
從其他地區增兵,極有可能會使當地軍事力量削弱。如果有人反叛,勢必會再次出現內亂。
農民叛軍是一方面。南方的土司威脅也很大。
從明初,到明末,土司叛亂的例子有很多。
這就又會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
自已辛辛苦苦平定張獻忠、李自成、叛亂,就功虧一簣了。
所以,盧象升還是打算立刻就招兵。以便隨時增援遼東。
盧象升語重心長地說道:“李大人。諸位將軍。現如今的確是這麼個情況。我們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暫緩招兵絕對是明智之舉。
但我認為,遼東局勢現在越來越緊張。增援錦州,無論是戰勝,還是戰敗,接下來還會繼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