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三邊總督盧象升(第2頁)
楊堅、趙匡胤等人,皆是如此。
盧象升雖然身在遼東,但是他也聽到了京城的傳聞。
自已要自立為王,而且是“遼東王”。
他自已都笑了。
不過糧草接濟不上,的確是影響到了他的下一步軍事行動。
他原本打算率領這幾萬兵馬,直接攻打盛京。
皇太極病重,盛京兵馬並不多。
還是有攻佔的希望的。
即便是攻不下盛京城。也能消耗清軍有生力量,讓其緩不過來。
短時間內,不敢攻打關寧錦防線。
可惜,京城那邊無法供應足夠的糧草。使得盧象升不能採取這次行動。
盧象升只能是面對這個現實。
不過,不能攻打盛京,並不影響盧象升的軍事行動。
他打算以前期佔領的西平堡、平陽橋堡為基地,繼續向前推進,在遼河和三岔河一線構築陣地。
全面佔領遼西地區。
其實整個遼東如果再細分的話。是以遼河為界。遼河以西地區,稱為遼西地區。
遼河以東地區,稱為遼東地區。
明軍如果在遼河、三岔河區域站住了腳。
其實就是佔據了遼西地區。
盧象升也做過測算。
佔領整個遼西地區。屯田的糧食產量,只要種植得好,沒有天災人禍,基本能夠保證遼東軍隊的日常糧食供應。
甚至還能提供一部分軍餉。
這必將極大地減輕朝廷的負擔。
盧象升認為,只需在遼河、三岔河一帶部署三萬精兵,就能抵擋住清軍的進攻。
西平堡、平陽橋堡地區部署一萬兵馬。
廣寧地區部署兩萬兵馬。
錦州和寧遠各部署一萬兵馬。
不算山海關的守軍。
現在的遼東地區,七萬兵馬足夠。
這些日子,盧象升陸陸續續收攏了一些前期的逃兵。招募了一些遼東的百姓參軍。
人數高達四萬多人。
盧象升將他們集中在了錦州進行訓練。
傅宗龍率領三萬兵馬鎮守遼河、三岔河一線。
除修繕原有軍堡外,傅宗龍在此區域修建了兩座城池和若干軍堡。
在此區域形成了一個軍事防禦體系。
清軍想要攻佔此地。至少也得十萬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