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千翼 作品
第166章 臨行前最後部署(第3頁)
因為黨爭,再次馳援遼東的熊廷弼,與王世貞不和。導致兩個人都落了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因為黨爭,孫承宗也是被迫離開遼東。
遼東局勢的一次次惡化。實際上都有著朝廷黨爭的影子。
就包括此次盧象升的被調離。也是薛國觀、張四知、謝升這幫人的主意。
盧象升收復遼東,驅除滿清的夢想,就此破滅。
傅宗龍能力也很強。堅守現在的地盤,沒有問題。
如果說繼續向前推進,收復盛京、遼陽等地。還是非常困難的。
盧象升僅帶了五千兵馬離開遼東。
至於遼東現有部隊,哪些回京營,哪些留在遼東。那是朝廷和新任薊遼總督傅宗龍的應該研究的事情了。
交接完畢後,盧象升就離開遼東,前往京城。
為了洪承疇三人,盧象升準備進宮面聖,再一次為他們求情。
盧象升提前向崇禎皇帝打了招呼。前往陝西上任,路過京城,希望你能夠面見皇上。
崇禎皇帝對於盧象升的這個請求,自然是答應的。
盧象升到達山海關時,就得到了京城的回信。
在山海關,盧象升特意與吳三桂見了一面。
吳三桂是原錦州總兵吳襄的兒子。同時,祖大壽還是吳三桂的舅舅。
盧象升將祖大壽救了回來。吳三桂是非常高興的。他見到盧象升,就表達了感謝。
要知道,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在崇禎四年因為增援祖大壽時逃亡,導致全軍覆沒。直接被下獄。至今尚未出來。
祖大壽如果再次投降清軍,自已前期的戰敗,朝廷那幫言官彈劾自已。那自已被罷官的可能性極高。打入大牢也是有可能的。
盧象升對吳三桂這個人,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吳三桂的確是一員猛將。明末就是靠他守住了山海關。
李自成攻入北京,如果不是手下人劉宗敏霸佔了陳圓圓。
原本打算投靠李自成的吳三桂,也不會衝冠一怒為紅顏,投降滿清,引清軍入關。
歷史或許就會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