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千翼 作品
第193章 一般人真做不到(第3頁)
火器部隊放在了最前邊,由他們來打頭陣,是最合理的。盧象升親自指揮,不斷地擊潰北虜軍隊。
隨著越來越向北,後勤補給變得困難起來。
戰爭的耗費是巨大的。在大明這個年代,運輸糧食所消耗的糧食,就佔據了大半。
如果能夠提高運糧的速度和能力,就會節省不少糧食。這些問題,只能等到戰爭結束後,再予以解決了。
北虜在君子津駐紮軍隊。
盧象升並沒有直接進攻。而是在夜間進行了突襲。
夜襲,打了北虜軍隊一個措手不及。
雖然北虜軍隊極力反抗,但是明軍志在必得。
盧象升身先士卒,手底下的將士們更是奮勇廝殺。
北虜軍隊漸漸抵擋不住,開始撤退。
可是渡口的船隻有限,一些人就被擠入了河裡。
蒙古兵本就不會游泳,黑夜中,落水者甚多,溺死者甚多。
盧象升等人經過一番廝殺,終於佔領了這個渡口。
俘獲了三百多人。
佔領了這個交通要道。等於是鎖住了一個通過黃河北岸的門戶。
盧象升特命龍在田,率領三千人,鎮守君子津。
既要攔住黃河以北的北虜軍隊,又要擋住潰敗的河套蒙古兵。
盧象升則率領部隊,沿著黃河向西進軍。
西路大軍在洪承疇的指揮下,從寧夏鎮出發,一路北上,沿著黃河,經烏海等地,來到了幾字彎。
三路大軍當中,西路軍受到的抵抗是最小的。進展也是最快的。
在幾字彎的臨河、五原等區域,河流縱橫交錯。土地肥沃,芳草鮮美。絕對是一個好地方。
洪承疇更加欽佩盧象升了。
這份魄力,這份擔當,這份執著,一般人還真做不到。
放眼整個大明,也就盧象升有這個魄力,有這個能力。
東路大軍向西進發,西路大軍向東進發。兩路大軍正在逐步的接近。
而中路大軍則將北虜從南往北驅趕。
馮舉、朱尚義等人率領部隊在三路大軍後面,搜索漏網之魚。
收復河套地區的軍事行動,即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