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楊嗣昌十分公道(第2頁)
還補齊了大家的欠餉。
可以說,盧象升在陝西地區具有強大的實力和威信。
這個威信,還有誰能具備。
放眼整個大明,只有盧象升具備。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連崇禎皇帝,也無法與盧象升相比。
不是有句俗話嘛。山高皇帝遠。
盧象升做了這麼多事情,僅僅得了一個少保銜。
可以說,盧象升任勞任怨,一直在做事,從沒有向皇帝、向朝廷索要什麼。
如果他心生不滿的話,那又是一番什麼景象。
崇禎皇帝不斷收到這樣的摺子,聽到這樣的聲音。
他是信任盧象升的。
不過聽多了。對於帝王來說,難免要有所懷疑。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萬一盧象升真的自立為王呢。
即便是盧象升不自立為王,手下那幫人擁戴他,也是有可能的。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崇禎皇帝思來想去,最後決定還是將盧象升調離陝西。
他現在是三邊總督。大明的幾個總督是有數的。
現有兩廣總督、宣大總督、三邊總督、薊遼總督、保定總督、川貴湖廣總督,以及總河總督、總漕總督。
盧象升擔任過宣大總督、保定總督、三邊總督。當初收復遼東時,洪承疇被俘,他基本就是薊遼總督了。
川貴湖廣總督是為了應對西南的動盪局面。兩廣總督也是為了應對南部的少數民族。這些地方還都是蠻荒之地。
如果讓盧象升去這兩處當總督的話,與三邊總督沒有什麼區別。
至於總河總督和總漕總督,那就太不合適了。盧象升立了這麼大功勞。你讓他擔任總河總督或者總漕總督,相當於被貶。
外放不太合適。崇禎皇帝又想到了讓盧象升進京到哪個部擔任尚書。
不過他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前期擔任京營統領,搞得京城雞犬不寧。盧象升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如果進京的話,難保不搞出來什麼事情。
崇禎皇帝想想都頭疼。
朝會上,討論完葉爾羌汗國事宜後,崇禎皇帝將內閣這些人留了下來。
就一件事,如何獎賞盧象升,給他調個什麼位置。
理由也很充分。現在關於他的風言風語傳得愈演愈烈。為了他好,還是將其調離陝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