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兩天時間(第2頁)
“你和博文書記很熟?”
“博文書記在財政局做過一段時間,那個時候,他算是我的師傅。我能在左陽縣做到鎮委書記的位置,與他的幫助有很大的關係。”
“那你聽沒聽說過,我這次回左陽,其實是為了對付左陽三姓?”
“聽說了!”
“既然你聽說了,那你為什麼要承認自己和嶽博文的關係呢?”
楊三潭一臉坦誠的說道:“程書記,博文書記是左陽的坐地戶,我們這些在左陽幹了一輩子的人,要說和他的關係不好,您信嗎?”
“不信!”
程竹說完這兩個字,兩人都笑了。
楊三潭緩緩的說道:“程書記,不管您信不信,左陽這些年的發展,如果沒有博文書記在前面指揮和把控,不可能發展的這麼好!”
“國家下撥的那些錢,平煤集團調撥的那些款,以及各種各樣的項目,都不可能完全落地!”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不管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地區,想要快速的發展起來,一個強大而睿智的獨裁者,是不可或缺的!”
“而獨裁者的出現,也往往會滋生出一系列的……”腐敗!
最後的這兩個字,是楊三潭在心裡對自己說的。
在內心的深處,楊三潭是非常認可嶽博文的,認可他的執政理念,認可他的手段,認可他對局勢的判斷。
可對於獨裁之後,左陽的營商環境,以及未來,充滿了擔憂。
古人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左陽的發展,在楊三潭看來,離不開嶽博文這樣的“獨裁者”。
可在左陽發展到一定階段,或者說,渡過了最初的野蠻生長和艱苦創業後,就不再需要嶽博文這樣的人了。
“獨裁者!”
程竹輕輕一笑,並沒有徹底否定楊三潭的話。
古今中外,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最快發展的時候,就是它被一名有見識、有遠見的獨裁者領導的時候。
古代,開國皇帝為什麼普遍都很強?
因為他們說的話,做的事,有大量的人去執行。
當一件事被一群人去專心致志的做,這件事很難不成功。
古代的一龍、二鳳、三豬都是如此。
可如果攤上一位獨裁,但不好好管理皇帝,比如嘉靖,比如那些高姓的皇帝,那就是一種災難。
國外,這樣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