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嶽博文的立場?(第2頁)
直接空降。
這便是對他“忠誠”的獎勵。
所以,在宋焰秋的心中,程竹的背景就是蘇曼卿和曾鴻升,而兩人身後都是京都的蘇家。
至於劉青山……
熟悉劉青山的人都知道,他在來平城之前,並不認識程竹。
程竹的這個“學生”身份,在其他人看來,就是為了給程竹造勢,讓他在與蘇曼卿交往時,更拿的出手而已。
所以,對於嶽博文的這套說辭,宋焰秋根本不買賬,並嗤之以鼻。
反觀嶽博文,在被宋焰秋怒懟後,也不生氣,只是淡淡的說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剛剛的言辭,非常正確。但我同樣告訴你,你的這個想法,太過狹隘。”
“你身為一名黨員,似乎忘了這個國家是由黨和人民領導的!”
“程竹之前在平城借調時的行為,以及他即將在左陽展開的行動,都會讓他名聲大震!”
“我口中的‘背景’,不是你眼中的‘背景’,明白了嗎?”
宋焰秋聽到這裡,才明白嶽博文指的“背景”,是千千萬萬的人民。
在來平城的時候,他就聽說平城當地人對程竹的評價非常高,特別是四礦附近的人。
對於程竹揪出吳義,剷除吳天、吳昊的行為非常認可。
而隨著趙玲、宗朝光等人的落網,更是將他的名聲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特別是宗朝光的案子。
身為教育局長的宗朝光,這些年將手伸進了各級學校,讓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吃盡了苦頭。
他的落網,對平城絕大多數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現在,如果程竹能回到家鄉,剷除一些體制內的毒瘤,賺一波好名聲是沒有問題的。
自古以來,為官者,圖財者有之,圖權者更多,但圖萬世之名者,也不在少數。
“他一個小小的正科級,也想圖名?”
“海瑞、包拯等名臣剛開始也是從小官做起來的。而且自古以來,名與權始終是交織在一起的。”
嶽博文的話,讓宋焰秋笑了。
“博文書記,你不會以為,他程竹有那麼大的本事吧?”
“至少他之前做的不錯,左陽縣……也有這個趨勢!”
“你為何如此篤定?”
“因為我是左陽縣的縣委書記,這裡的情況,我最瞭解。”
這句話聽在宋焰秋的耳中,便是:程竹背後的人是我,我會幫他,他肯定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