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 作品

第三百四十四章 良逢(第2頁)


星光之柱散去了,姜望獨立在夜空下,又重新淹沒在寂靜中。

此地發生的巨大動靜,當然驚動了不少人。但這星月原上零散的勢力,卻是沒有哪個敢前來察看的。

所以天羅之陣消失後,星月原反倒更安靜了。

“觀衍大師……我實在抱歉。”姜望又在心裡道。

觀衍大師雖然說他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但昨夜沒有降臨,很明顯就是察覺到有人在觀察姜望,因而沉寂。

只是在平等國的神秘強者試圖影響姜望時,才迫不得已出手。

這份人情,姜望欠得大了。

當初他幫觀衍送還僧衣,什麼謝禮都沒有要。

但此後觀衍數次指點,其實已經勝過所有謝禮。又有今夜這一遭……

觀衍的聲音通過玉衡星力降落,仍是帶著溫柔的笑意:“我雖已脫離懸空寺,除戒還俗,身非佛子。但也不能眼睜睜看著旁人,把你這赤子引入歧路啊。”



佛門戒律是用比律法更嚴格的規矩,束縛人心的惡念。讓修行者的一言一行,都在佛門所定義的、“善”的框架中。

但真正的“佛”,真正的“菩提心”,卻是完全可以拋開這些戒律,根本不需要任何束縛,一言一行依然能見本心。

這也是儒家先賢所言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就是說按照儒家典籍,潛心學“禮”七十年,可以修行至隨心所欲卻諸事合矩的境界。

在姜望的眼中,觀衍就是這樣一位存在。

昔時森海源界五百年教化之功,今夜與平等國那位神秘強者禪心論道……都讓姜望敬服不已。

其人雖已還俗,但卻如立不朽金身,乃真佛也。

姜望嘆了一口氣:“大師之德,姜望實在不知何以為報。”

觀衍笑道:“你若以此為德,便幫我還報天地吧。替我在現世多積善行,也算是替了我的修行。”

姜望認真道:“行善懲惡是本心,大師不說,我也是這樣做。晚輩不能厚顏說還報。”

觀衍又笑了:“如此,我已得到還報。”

他轉道:“說起來,當初來森海源界的三位應召使者,我現在只與你有所溝通。不知另外兩位,近況如何啊?”

對於他在現世不多的“熟人”,觀衍大師顯然還是有些關心的。

姜望並不為了迎合觀衍而掩飾什麼,搖頭道:“說來慚愧,自回現世後,俗事纏身。倒是再無聯繫。只知道武去疾的宗門裡出了點事,卻也是因為公門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