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彰極武功(第2頁)
他的勇猛銳利,也完全昭顯了先鋒此名。
橫趟陷阱,先登敵城,陣上殺敵無算。
在臨武府北部戰場裡,他是第一個擊破敵城的將領,榮獲大功。當然後來覆盤戰局才知,整個東線最先攻破敵城的,是姜望和重玄勝所率之得勝營。所破之城,名為錫明。
此後重玄遵孤軍突入敵後,鎮守錫明城,與大夏安國侯靳陵大戰數日,為臨武戰場的整體突破,爭取了時間。
重玄勝和姜望卻連拔鴻固城、新節城、岱城,幾乎是以一營之力,擊穿了夏國東部戰線,奪得當之無愧的東線第一功!
在這東線第一功裡,重玄勝有籌謀之功,姜望有奮武之功。總的來說,是重玄勝佔據主要功勳,壓過了重玄遵一頭。
但重玄遵強襲大鄴府,襲殺青陵守將,奪下青陵城,又驅敗兵侵皇陵,斬殺神臨境陵守,大破守陵軍團,兵圍夏襄帝之陵墓,代齊天子敕封夏襄帝為安樂侯——這一標誌性事件,將夏襄帝從神壇上踹下來,顯露了夏國防線的脆弱,讓夏國人真正意識到,何為今不如昔,極大動搖了夏國人的鬥志。
此等石破天驚之功,令他反壓過重玄勝來。
哪怕之後重玄勝與姜望碾平奉隸東路,引軍橫掃會洺府,於岷西走廊一戰,破敵五萬,直接打破了夏國人在東線的最後旗幟……也終是有所不及。
當然,若是重玄勝能夠在局勢尚未明朗之前,成功豎旗於貴邑城外,此戰功勳,自是穩居重玄遵之上。但是在那個時候,他做了另外一種選擇。
而在桑府,重玄遵聯手姜望,以兩神臨戰六神臨,殺死五位夏侯,一頭神臨異獸。
僅此一戰,此二人的功勳,便躍於眾將之上。
所以是他們兩個人,在這最後的時刻登場。
此外如李鳳堯、李龍川、晏撫、王夷吾這些年輕將領,在伐夏戰爭中亦表現出色。尤其是王夷吾,在同央城正面戰場,不斷有真人碰撞的恐怖環境裡,每戰皆先,前後衝破敵陣十七次,不可謂不勇悍。但以軍功論,他們都還在重玄勝之下。
故也是先就封賞了。
真個算起來,田安平陣殺當世真人觸公異,逼退南斗殿任秋離,挽救北線戰局,這樣的戰績當然也是潑天之功,比重玄遵都要更亮眼一些。
但他作為一路統帥,麾下十萬大齊郡兵,戰死九萬之眾。扣除自殺的,精神失常的,最後還能夠形成編制的,僅剩六千餘人……這責任他也必須要承擔。
九萬多郡兵背後,是九萬多個家庭……這些齊國百姓的悲傷,田安平必須有所揹負。
所以他雖有大功,卻不能大賞,更不可能作為三軍表率。
甚至於封賞過程,都是含糊帶過的。
姜望和重玄遵在此時登場,是怎樣一個關鍵?
伐夏戰爭中,執掌春死如陳澤青,執掌秋殺如重玄褚良,執掌逐風如李正言……這些一軍主帥級的人物,都已經先一步封賞過了。
天子說兩位國之天驕為國負創,須得靜養,特允遲出……又有內官之首韓令親自引路,體現的恰恰是無上殊榮!
此時萬眾矚目,此時全場緘默,巨大的廣場中央,他們兩個人並上高臺,是所謂三軍典範!
國相江汝默親展詔書,於陛前頌曰——
“護國名族,榮耀將門,是謂重玄!”
這開篇第一句,便讓今日親自與祀的重玄雲波熱淚盈眶!
自當年廢太子失勢,重玄氏便一落千丈。
此後重玄雲波披甲上陣,滿門戰於夏境,三子明山戰死,又有重玄褚良數奪武功,甚至於重玄明圖死於海外,也未能挽回君心……
及至今日,重玄勝謀定東線,重玄遵縱橫夏土,才終於贏得了這一句認可。
重玄氏仍然是那個先祖靈位供奉於護國殿的頂級名門,今日太廟前的宣聲,重玄氏之先祖,應能知聞!
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
卻是自元鳳二十四年至今,重玄氏祖孫三代人的努力!
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將,囁嚅了一陣,終只是道:“我當瞑目!”
他早年在戰場上受傷,斷了神臨之路,縱是有再多天材地寶,也無法突破一百二十九歲零六月的壽限。
時日已然無多……
畢生之憾,無非是重玄氏本來可以在他的有生之年達到巔峰,卻跌落了谷底。
對於那個名為明圖的兒子,他如何不是恨之深,也愛之深?
儀表非凡的明光大爺,在一旁攙著自己的老父親,也是感慨萬千——
“虎父無犬子,古人誠不欺我!吾兒真如吾少年!”
重玄雲波扭過頭來,看了他一眼,忽然就失去了那種複雜的情緒。他現在要控制的,不是眼中濁淚,而是把長子踹下臺去的強烈衝動。
江汝默的宣聲還在繼續:“累勳之家,必承國運。少小殊異,有名遵者,天生棟樑,卓蓋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