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也談學習的方法(第2頁)
張真人這番話語一出,在場眾人皆是驚愕不已,一個個張大了嘴巴,滿臉不可思議的神情。尤其是蔡斌和耿浩兩人,更是瞪大了眼睛望著眼前的老道,心中暗暗驚歎:真沒想到這古代背景薰陶下來的老真人竟能憑藉如此細微之處的觀察與分析,推斷出這麼多不為人知的事情來!
見到蔡耿二人點頭稱是之後,張真人捋了捋自己那花白的鬍鬚,然後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每門皆精固然並非壞事,然而老頭兒我觀察下來,卻發現你們所學實在是過於單一了些啊!如此這般,可不是咱們華夏的學習之道喲。”他的語氣雖然平和,但其中所蘊含的深意卻是令人深思。
聽到這話,蔡斌的臉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他恭恭敬敬地朝著張真人躬身行了一個大禮,問道:“那麼請問前輩,究竟何為華夏之學習之道呢?”此刻的他,心中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只見張真人微微一笑,緩聲道來:“簡單說來嘛,便是那士子之道啦。”蔡斌聞言不禁一愣,他原本以為張真人會講述道家的學習之法,萬萬沒料到竟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一時間,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張真人見狀,接著問道:“儒家向來注重仁義禮智信,並且要求其弟子修習六藝,對此,你可知道其中緣由嗎?”蔡斌搖了搖頭,老老實實地回答道:“弟子不知,請前輩賜教。”就在這時,一旁的俞三俠忍不住翻了個大大的白眼,不是誰都敢和張真人自稱弟子的。
張真人並未在意這些小插曲,而是耐心解釋道:“若是僅僅專注於一門學問,便很難真正領悟到天地之間的大道所在啊。往往越是將一門技藝鑽研得精深無比,反而目光所及之處就越發狹窄。因此唯有廣學博聞、多多觀察、勤於行動以及善於思考,方能擁有更為深刻的感悟和體會呀。”張真人的話語通俗易懂,蔡斌聽後恍然大悟,如同醍醐灌頂一般。
”張真人說咱們哲學學的不夠好!“耿浩說了一句。
蔡斌默默點頭,年過四十之後他也發現,締造他三觀的哲學思想是從小到大各種書籍、教育、宣傳等慢慢積累堆積起來的。但是這個思想有一個弱點,就是過於簡單了。遇到難得工作,總需要領導再更高的層面解釋一番才能正確感悟。有時候真的覺得領導是在拍腦門發神經,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實實在在辦成的事情讓蔡斌感慨萬分。思想覺悟不高,以前以為是個笑話,現在卻成了蔡斌提高自己全方位能力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