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印大俠 作品
第46章 下馬威(第2頁)
襄陽城與樊城隔江相望,十餘里的堤岸上,碼頭林立。夾岸停滿了從全國各地來的商船,萬商雲集!江面上更是一番往來行舟,千帆爭渡的盛世情景!
劉郎路過襄陽時,曾作詩讚嘆:“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詩文中描繪的,正是襄陽城北,漢水江面上忙碌的一幕。
興許是漕幫兒女天性親水的緣故,今日的迎雪容光煥發,光彩照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輕鬆的笑容。
來接船的,是漕幫襄陽分舵的王進陽以及他的大兒子王漢鼎一行人。
“王叔!漢鼎哥!”
隔著老遠,迎雪就打起了招呼,臉上洋溢著親切的笑容。
王進陽遠遠地招手,對這個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是打心眼裡喜歡。曾幾何時也想過,拉下臉來去求一求幫主,將迎雪迎進王家,當個兒媳婦。
但自從上次迎雪策馬追出襄陽城,去找那黑小子後。王進陽隱約明白了,自家漢鼎與迎雪,大概就止步於青梅竹馬了。
渡船靠岸,兩邊人馬交接。
迎雪居中介紹,李餘年行禮,一一拜見。
輪到王漢鼎時,阿璃從李餘年的懷中探出頭。露出一副慵懶的神情,四處張望,嗅了嗅,旋即又縮了回去。
李餘年行禮,說道:“王兄莫見怪,是在下養的寵物。”
王漢鼎笑道:“無妨!此物生得倒是稀罕可愛,李兄弟有福氣!”
王漢鼎二十出頭的年紀,長得眉清目秀。頭戴文冠身著素色長袍,一副典型的書生模樣。也學過武,奈何差了一些天賦,且吃不住苦,武夫境界止步於九品。
好在是塊讀書的料子,十五歲就中了秀才。再磨一磨,有機會更進一步。但於漕幫來說,是夠用了的。
王進陽天性淡泊,坐鎮襄陽城大多是個象徵意義。幫中事務,平時都是由王漢鼎打理。這麼多年來,父子二人一裡一外,相得益彰,沒出過什麼差錯。
分舵的場地設在北大門內街的街尾,獨門獨戶地圍了一個近百步的院子。
大門敞開著,門庭若市!
仔細看的話,門口連塊招牌都沒有。只能看見院內高出圍牆的商旗子上,赫然寫著一個大大的“漕”字!
從大門進去,中軸線是一條寬五丈的甬道,直通遠處的中央主樓。甬道兩旁各栽了一排楊樹,樹枝茂盛,可以想見夏日應該是陰涼滿地的情景。
楊樹外側是一條長長的迴廊,迴廊裡邊分出岔路,通往一排二層的磚木混合閣樓。
左右各五間,每一棟閣樓門口都掛有一塊牌匾。除一塊上面寫著“域外”,其餘九塊牌匾上,寫的是大遂王朝九個州的名字!
中央主樓是一座兩簷三層的閣樓,佔地二十二間。外型莊嚴古樸,氣勢恢宏大氣!
院內沒有一件貨物,人來人往的都是些手持公文的生意人,儼然一個衙門的模樣!
貨通九洲!漕幫在大遂境內發展近百年,已然是龐然大物!
正廳名曰聚義廳。
高堂明鏡!當中一幅千里江山圖,氣象萬千!兩側貼著柱子,掛著一幅木刻對聯: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流!
主位兩張太師椅,面對大門!兩旁各置一排客位座椅,一排十二個,相對而坐。氣氛莊嚴肅穆,宛如一個小朝堂。
此時,聚義廳內坐的滿滿當當,分舵內外,排得上座次的人都來了。
見著領頭的王進陽,竇迎雪,眾人紛紛起身,抱拳行禮,高聲招呼著!場面熱鬧非凡,江湖氣十足!
李餘年見狀,以為今日是幫中聚會。鑑於自己外人的身份,不由的停住了腳步。
迎雪進門後,發現李餘年沒跟上。
返身快走幾步,一把挽住李餘年的手臂,輕聲說道:“他們是故意,有幾個從總舵趕過來的,今日無論如何不能退縮。”
李餘年笑道:“下馬威?”
迎雪微笑,點點頭。
重新走進聚義廳,二人親暱的舉動,立刻吸引了全場的目光。幾個老傢伙臉上笑容僵硬,幾個年輕人更是雙眼冒火!冥冥中,彷彿聽到了他們夢碎掉的聲音。
劉郎路過襄陽時,曾作詩讚嘆:“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詩文中描繪的,正是襄陽城北,漢水江面上忙碌的一幕。
興許是漕幫兒女天性親水的緣故,今日的迎雪容光煥發,光彩照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輕鬆的笑容。
來接船的,是漕幫襄陽分舵的王進陽以及他的大兒子王漢鼎一行人。
“王叔!漢鼎哥!”
隔著老遠,迎雪就打起了招呼,臉上洋溢著親切的笑容。
王進陽遠遠地招手,對這個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是打心眼裡喜歡。曾幾何時也想過,拉下臉來去求一求幫主,將迎雪迎進王家,當個兒媳婦。
但自從上次迎雪策馬追出襄陽城,去找那黑小子後。王進陽隱約明白了,自家漢鼎與迎雪,大概就止步於青梅竹馬了。
渡船靠岸,兩邊人馬交接。
迎雪居中介紹,李餘年行禮,一一拜見。
輪到王漢鼎時,阿璃從李餘年的懷中探出頭。露出一副慵懶的神情,四處張望,嗅了嗅,旋即又縮了回去。
李餘年行禮,說道:“王兄莫見怪,是在下養的寵物。”
王漢鼎笑道:“無妨!此物生得倒是稀罕可愛,李兄弟有福氣!”
王漢鼎二十出頭的年紀,長得眉清目秀。頭戴文冠身著素色長袍,一副典型的書生模樣。也學過武,奈何差了一些天賦,且吃不住苦,武夫境界止步於九品。
好在是塊讀書的料子,十五歲就中了秀才。再磨一磨,有機會更進一步。但於漕幫來說,是夠用了的。
王進陽天性淡泊,坐鎮襄陽城大多是個象徵意義。幫中事務,平時都是由王漢鼎打理。這麼多年來,父子二人一裡一外,相得益彰,沒出過什麼差錯。
分舵的場地設在北大門內街的街尾,獨門獨戶地圍了一個近百步的院子。
大門敞開著,門庭若市!
仔細看的話,門口連塊招牌都沒有。只能看見院內高出圍牆的商旗子上,赫然寫著一個大大的“漕”字!
從大門進去,中軸線是一條寬五丈的甬道,直通遠處的中央主樓。甬道兩旁各栽了一排楊樹,樹枝茂盛,可以想見夏日應該是陰涼滿地的情景。
楊樹外側是一條長長的迴廊,迴廊裡邊分出岔路,通往一排二層的磚木混合閣樓。
左右各五間,每一棟閣樓門口都掛有一塊牌匾。除一塊上面寫著“域外”,其餘九塊牌匾上,寫的是大遂王朝九個州的名字!
中央主樓是一座兩簷三層的閣樓,佔地二十二間。外型莊嚴古樸,氣勢恢宏大氣!
院內沒有一件貨物,人來人往的都是些手持公文的生意人,儼然一個衙門的模樣!
貨通九洲!漕幫在大遂境內發展近百年,已然是龐然大物!
正廳名曰聚義廳。
高堂明鏡!當中一幅千里江山圖,氣象萬千!兩側貼著柱子,掛著一幅木刻對聯: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流!
主位兩張太師椅,面對大門!兩旁各置一排客位座椅,一排十二個,相對而坐。氣氛莊嚴肅穆,宛如一個小朝堂。
此時,聚義廳內坐的滿滿當當,分舵內外,排得上座次的人都來了。
見著領頭的王進陽,竇迎雪,眾人紛紛起身,抱拳行禮,高聲招呼著!場面熱鬧非凡,江湖氣十足!
李餘年見狀,以為今日是幫中聚會。鑑於自己外人的身份,不由的停住了腳步。
迎雪進門後,發現李餘年沒跟上。
返身快走幾步,一把挽住李餘年的手臂,輕聲說道:“他們是故意,有幾個從總舵趕過來的,今日無論如何不能退縮。”
李餘年笑道:“下馬威?”
迎雪微笑,點點頭。
重新走進聚義廳,二人親暱的舉動,立刻吸引了全場的目光。幾個老傢伙臉上笑容僵硬,幾個年輕人更是雙眼冒火!冥冥中,彷彿聽到了他們夢碎掉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