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印大俠 作品
第104章 賜婚(第2頁)
耿胖子只聽說京城繁花似錦,不曾想上來就碰見個升級版的,亂花漸欲迷人眼,險些招架不住。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從清晨到夜深,耿胖子喜笑顏開,手舞足蹈的,已然樂不思蜀。
安置好醉倒的耿胖子,已子夜。
李餘年暗自祈禱著,扛起同樣醉得不省人事的寇準,採花賊似的躲開城防,一路跑回了家。
翻牆入院,腳步剛剛落下。
院內的燈火便一盞盞地亮起,幾名女壯士三堂會審的架勢已經擺開!
唉,下回還是喝醉了的乾脆。
翌日的早朝是大朝會,三人第一次踏上朝堂。
含元殿地基高築,背倚藍天,威儀四方!
在大殿上直接俯瞰整個長安城的感覺震撼人心,彷彿置身於天宮!
天子威嚴,群臣冷峻,朝堂上一片肅穆。
一番奏對,辭藻華麗。多是些歌功頌德,錦上添花的事情。
三人的封賞下來。
李餘年得封伯爵,世襲罔替,領雲麾將軍,四品伯爵,從三品將軍。兩個皆是虛職,不帶兵,因為練兵實在不是他這個半調子將軍的專長。
寇準得封伯爵,世襲罔替,領上府折衝都尉,四品伯爵,四品將軍。雖比李餘年的雲麾將軍低一級,卻是實權軍職,帶兵宿衛京師,有戰事則率兵出發。夶風小說
耿藺是地方上的實權將軍,品級不高卻堪比一方諸侯。所以封了個上護軍,三品勳官,另加一個五品子爵的爵位。
其餘財物之類的封賞,枚不勝舉,但意義並不大。三人做了一路的強盜,早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散朝後,國師領著李餘年拜見皇帝。
參見的地方在紫宸殿,是皇帝的寢宮。
前殿為內朝,大臣們由閣門入殿,也稱“入閣議事”。對於大部分官員來說,能入閣一次,都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後殿連接著皇宮內院,是寢宮。
能在此殿出入的都是朝堂重臣,禮儀比較隨意。二人還沒來得及行禮,便被皇帝制止了。
皇帝開門見山,說道:“兩位愛卿免禮,召你們來不為別的,朕想給李將軍賜一門婚事,想問下你們的意思。”
李餘年聞言心裡一鬆,難得皇帝主動提起此事,納頭拜道:“謝陛下成全!”
皇帝一愣,笑道:“哈哈,爽快,朕正打算將皇妹昌平公主賜婚給李將軍。”
“呵。”
國師在一旁笑出了聲音。
“昌,昌平公主?陛下這是從何說起?”
李餘年抬頭望向皇帝,打死也沒想到。
全京城都知道自己和玉真公主走得近,怎麼賜婚昌平公主?先不說周瀾同意不同意,虞太后與李餘年不共戴天,她不把皇帝罵個狗血淋頭?
“朕難道還分不清楚昌平公主和玉真公主嗎?昌平公主年長兩歲,理應先出閣才對。”
好傢伙,皇帝這是什麼理論?
“陛下,臣與昌平公主並無交集,與玉真公主才是青梅竹馬。”
“朕知道,但長幼有序,昌平公主也是朕的妹妹,不能厚此薄彼,況且她是點了頭的。”
“啊?”
這算怎麼回事?這不是胡鬧嗎?李餘年看向一旁的國師。
國師光顧著樂了,反應過來,正了正臉色,說道:“陛下,臣算著李將軍今年還有一大劫未過,不宜過早定下婚約,免得耽誤了公主的終身大事。”
“哦?什麼大劫,連國師都沒有把握嗎?”
“回陛下,與北邊的事有關。”
皇帝聞言,面色沉重,回道:“既如此,從長計議吧。”
這還差不多,李餘年稍微鬆了一口氣,不過北邊又是什麼事?
退出紫宸殿。
李餘年百思不得其解,小聲地問道:“國師,陛下此舉是為何?”
“將你徹底綁在皇室的身上唄。”
“周宜不也是皇室嗎?我與太后的這般關係,怎麼可能娶昌平公主。”
“周宜畢竟不是陛下的親妹妹,所以這是另闢蹊徑,沒聽陛下說嗎?昌平公主是點了頭的,此事若是能成,你與太后之間不就有迴旋餘地了嗎?”
“呵!這下該如何與周宜交代喲!”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從清晨到夜深,耿胖子喜笑顏開,手舞足蹈的,已然樂不思蜀。
安置好醉倒的耿胖子,已子夜。
李餘年暗自祈禱著,扛起同樣醉得不省人事的寇準,採花賊似的躲開城防,一路跑回了家。
翻牆入院,腳步剛剛落下。
院內的燈火便一盞盞地亮起,幾名女壯士三堂會審的架勢已經擺開!
唉,下回還是喝醉了的乾脆。
翌日的早朝是大朝會,三人第一次踏上朝堂。
含元殿地基高築,背倚藍天,威儀四方!
在大殿上直接俯瞰整個長安城的感覺震撼人心,彷彿置身於天宮!
天子威嚴,群臣冷峻,朝堂上一片肅穆。
一番奏對,辭藻華麗。多是些歌功頌德,錦上添花的事情。
三人的封賞下來。
李餘年得封伯爵,世襲罔替,領雲麾將軍,四品伯爵,從三品將軍。兩個皆是虛職,不帶兵,因為練兵實在不是他這個半調子將軍的專長。
寇準得封伯爵,世襲罔替,領上府折衝都尉,四品伯爵,四品將軍。雖比李餘年的雲麾將軍低一級,卻是實權軍職,帶兵宿衛京師,有戰事則率兵出發。夶風小說
耿藺是地方上的實權將軍,品級不高卻堪比一方諸侯。所以封了個上護軍,三品勳官,另加一個五品子爵的爵位。
其餘財物之類的封賞,枚不勝舉,但意義並不大。三人做了一路的強盜,早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散朝後,國師領著李餘年拜見皇帝。
參見的地方在紫宸殿,是皇帝的寢宮。
前殿為內朝,大臣們由閣門入殿,也稱“入閣議事”。對於大部分官員來說,能入閣一次,都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後殿連接著皇宮內院,是寢宮。
能在此殿出入的都是朝堂重臣,禮儀比較隨意。二人還沒來得及行禮,便被皇帝制止了。
皇帝開門見山,說道:“兩位愛卿免禮,召你們來不為別的,朕想給李將軍賜一門婚事,想問下你們的意思。”
李餘年聞言心裡一鬆,難得皇帝主動提起此事,納頭拜道:“謝陛下成全!”
皇帝一愣,笑道:“哈哈,爽快,朕正打算將皇妹昌平公主賜婚給李將軍。”
“呵。”
國師在一旁笑出了聲音。
“昌,昌平公主?陛下這是從何說起?”
李餘年抬頭望向皇帝,打死也沒想到。
全京城都知道自己和玉真公主走得近,怎麼賜婚昌平公主?先不說周瀾同意不同意,虞太后與李餘年不共戴天,她不把皇帝罵個狗血淋頭?
“朕難道還分不清楚昌平公主和玉真公主嗎?昌平公主年長兩歲,理應先出閣才對。”
好傢伙,皇帝這是什麼理論?
“陛下,臣與昌平公主並無交集,與玉真公主才是青梅竹馬。”
“朕知道,但長幼有序,昌平公主也是朕的妹妹,不能厚此薄彼,況且她是點了頭的。”
“啊?”
這算怎麼回事?這不是胡鬧嗎?李餘年看向一旁的國師。
國師光顧著樂了,反應過來,正了正臉色,說道:“陛下,臣算著李將軍今年還有一大劫未過,不宜過早定下婚約,免得耽誤了公主的終身大事。”
“哦?什麼大劫,連國師都沒有把握嗎?”
“回陛下,與北邊的事有關。”
皇帝聞言,面色沉重,回道:“既如此,從長計議吧。”
這還差不多,李餘年稍微鬆了一口氣,不過北邊又是什麼事?
退出紫宸殿。
李餘年百思不得其解,小聲地問道:“國師,陛下此舉是為何?”
“將你徹底綁在皇室的身上唄。”
“周宜不也是皇室嗎?我與太后的這般關係,怎麼可能娶昌平公主。”
“周宜畢竟不是陛下的親妹妹,所以這是另闢蹊徑,沒聽陛下說嗎?昌平公主是點了頭的,此事若是能成,你與太后之間不就有迴旋餘地了嗎?”
“呵!這下該如何與周宜交代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