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印大俠 作品
第127章 華都倩影(第2頁)
“好嘞!”方世茂收起銀錢趕忙答應道。
後宅書房內玉砌鑲金,裝飾唯美華麗,極盡奢華之能事,比起皇帝的御書房有過之無不及。
主客落座,奉上香茗。
黃山河泰然自若,並不避諱自己的世俗喜好,揮手屏退左右,房內只剩下三人。
“李將軍特地來一趟,想必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吧?”
“陛下病重,不知黃將軍得到消息沒有?”
“嗯,所以特地來試探一下老夫的態度?”
“不敢!茲事體大,梁夫人建議晚輩回京前先拜會一下黃將軍。”
聽聞梁夫人,黃山河臉上的笑容舒展開來,問道:“你是從碎葉城來的?”
“是。”
“女兒可安好?”
“夫人安好,託晚輩帶回一封家書。”
李餘年起身,雙手呈上一封信。
黃山河接過去粗閱一番,驚訝道:“呵呵,難得露兒肯傾力為你背書,依信中所說,你還會治病?”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心想著儘快回京再與國師商量對策。”
“你能救下皇帝嗎?”
“不好說,但在那之前還請黃將軍多忍耐一些時日。”
皇帝若真的有事,大皇叔周泰的再起就變得順理成章了,加上幼皇子爭儲,到時候宮內必然會有變故。黃山河擁兵自重,是左右時局的關鍵人物,若是提前入局,形勢會更加複雜。
大遂王朝當前的敵人並不只在內部,還有北境。正值瘟疫流行,內憂外患之際,西北絕不容有失。
朝堂上的雜毛或許可以不理會,李餘年是國師和宋相共同選定的人,不得不高看一眼。只要他們不牴觸大皇叔周泰復起,就還有的商量。
黃山河沉吟半晌,說道:“方長史是太后的人,今日剛好做個見證。老夫保證,陛下無事,則西北不亂。”
方世茂起身,訕笑著說道:“的嘞,黃將軍一言九鼎自是不必多言。”
“太后的身後還有一位不出世的隱秘高人,李將軍務必小心。”
現在想來,當年虞貴妃能同時壓制住周勃與黃山河,其中的關鍵一環,大概是此人。
李餘年思忱片刻,回道:“若是對大遂不利,我等不會坐視。”
“哈哈,那感情好!有勞煩費心了。”
黃山河毫不避諱自己的真實目的,以李餘年的身份除掉那個人,再合適不過了。
一旁的方世茂聽得冷汗直冒,恨不得捂上耳朵,平時吊兒郎當的就是為了避開爭鬥漩渦,今日顯然知道得太多了。
……
京城長安。
各個城門處人頭攢動,擠滿了要進城的人,距宵禁時間無限延長的政令下達,已經過去了七日。沒有京兆府與金吾衛的通行令,閒雜人等不得進城。
各坊的坊門緊閉,有專人挨家挨戶地統計病患。房內還有朝廷設的粥鋪,一日供應兩餐,且來者不拒,每日花費無數。
“養病坊”設在城西的崇化坊,坊內集中了病患五千餘名。欽天監,太醫院兩部的醫師們暗自較著勁兒,忙得不可開交。每日都有亡故人員被抬出病帳,連帶著衣物,統一火葬掩埋。
往年也有瘟疫,三年一小疫,五年一大疫,循著舊法子按部就班即可。
各部門依舊例協調一致,倒沒出什麼亂子。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依舊沒有好轉的跡象,謠言四起。焦慮與不安在城內悄然蔓延,人心開始躁動。
時值立夏與小滿交替之際,雨水逐漸增多,一場小雨淅淅瀝瀝地持續了幾日。
小荷才露尖尖角,本是憑欄聽雨的好時節,潮溼與悶熱卻成了壓在人們心頭的一塊巨石,令人煩躁的同時也在消磨著彼此的意志。
大明宮的東南角,望仙門附近有側看樓十間,靠著牆根且遠離內宮。原是“雅樂”樂具庫,騰空之後作為內宮的養病坊。
樓內住的皆是權貴,其中輩分最大的是皇爺爺橫國公周禮。
近百歲的高齡終是沒能逃過這場大病,清醒一日糊塗三日,瘦骨嶙峋的模樣看起來面無血色,虛弱不堪。
今日難得清醒,命人將躺椅移到了迴廊裡。坐在屋簷下,順著臺階剛好能看見院中的雨景。
周宜將毛毯往他的掖了掖,笑眼彎彎地說道:“皇爺爺,這兒溼氣重,差不多就回屋歇著吧。”
後宅書房內玉砌鑲金,裝飾唯美華麗,極盡奢華之能事,比起皇帝的御書房有過之無不及。
主客落座,奉上香茗。
黃山河泰然自若,並不避諱自己的世俗喜好,揮手屏退左右,房內只剩下三人。
“李將軍特地來一趟,想必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吧?”
“陛下病重,不知黃將軍得到消息沒有?”
“嗯,所以特地來試探一下老夫的態度?”
“不敢!茲事體大,梁夫人建議晚輩回京前先拜會一下黃將軍。”
聽聞梁夫人,黃山河臉上的笑容舒展開來,問道:“你是從碎葉城來的?”
“是。”
“女兒可安好?”
“夫人安好,託晚輩帶回一封家書。”
李餘年起身,雙手呈上一封信。
黃山河接過去粗閱一番,驚訝道:“呵呵,難得露兒肯傾力為你背書,依信中所說,你還會治病?”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心想著儘快回京再與國師商量對策。”
“你能救下皇帝嗎?”
“不好說,但在那之前還請黃將軍多忍耐一些時日。”
皇帝若真的有事,大皇叔周泰的再起就變得順理成章了,加上幼皇子爭儲,到時候宮內必然會有變故。黃山河擁兵自重,是左右時局的關鍵人物,若是提前入局,形勢會更加複雜。
大遂王朝當前的敵人並不只在內部,還有北境。正值瘟疫流行,內憂外患之際,西北絕不容有失。
朝堂上的雜毛或許可以不理會,李餘年是國師和宋相共同選定的人,不得不高看一眼。只要他們不牴觸大皇叔周泰復起,就還有的商量。
黃山河沉吟半晌,說道:“方長史是太后的人,今日剛好做個見證。老夫保證,陛下無事,則西北不亂。”
方世茂起身,訕笑著說道:“的嘞,黃將軍一言九鼎自是不必多言。”
“太后的身後還有一位不出世的隱秘高人,李將軍務必小心。”
現在想來,當年虞貴妃能同時壓制住周勃與黃山河,其中的關鍵一環,大概是此人。
李餘年思忱片刻,回道:“若是對大遂不利,我等不會坐視。”
“哈哈,那感情好!有勞煩費心了。”
黃山河毫不避諱自己的真實目的,以李餘年的身份除掉那個人,再合適不過了。
一旁的方世茂聽得冷汗直冒,恨不得捂上耳朵,平時吊兒郎當的就是為了避開爭鬥漩渦,今日顯然知道得太多了。
……
京城長安。
各個城門處人頭攢動,擠滿了要進城的人,距宵禁時間無限延長的政令下達,已經過去了七日。沒有京兆府與金吾衛的通行令,閒雜人等不得進城。
各坊的坊門緊閉,有專人挨家挨戶地統計病患。房內還有朝廷設的粥鋪,一日供應兩餐,且來者不拒,每日花費無數。
“養病坊”設在城西的崇化坊,坊內集中了病患五千餘名。欽天監,太醫院兩部的醫師們暗自較著勁兒,忙得不可開交。每日都有亡故人員被抬出病帳,連帶著衣物,統一火葬掩埋。
往年也有瘟疫,三年一小疫,五年一大疫,循著舊法子按部就班即可。
各部門依舊例協調一致,倒沒出什麼亂子。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依舊沒有好轉的跡象,謠言四起。焦慮與不安在城內悄然蔓延,人心開始躁動。
時值立夏與小滿交替之際,雨水逐漸增多,一場小雨淅淅瀝瀝地持續了幾日。
小荷才露尖尖角,本是憑欄聽雨的好時節,潮溼與悶熱卻成了壓在人們心頭的一塊巨石,令人煩躁的同時也在消磨著彼此的意志。
大明宮的東南角,望仙門附近有側看樓十間,靠著牆根且遠離內宮。原是“雅樂”樂具庫,騰空之後作為內宮的養病坊。
樓內住的皆是權貴,其中輩分最大的是皇爺爺橫國公周禮。
近百歲的高齡終是沒能逃過這場大病,清醒一日糊塗三日,瘦骨嶙峋的模樣看起來面無血色,虛弱不堪。
今日難得清醒,命人將躺椅移到了迴廊裡。坐在屋簷下,順著臺階剛好能看見院中的雨景。
周宜將毛毯往他的掖了掖,笑眼彎彎地說道:“皇爺爺,這兒溼氣重,差不多就回屋歇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