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印大俠 作品
第135章 東都洛陽(第3頁)
努力回想昨晚的事情,赫然發現自杜康釀之後的事情,竟一概不記得了!
糟了!
倩兒躥出房門,一腳踹開旁邊天字二號廂房,裡面乾淨整潔,被褥鋪得整整齊齊。
接著又踹了兩間廂房,依舊沒有李餘年的影子。
倩兒一屁股坐在地上,欲哭無淚!
只怕是昨夜喝醉酒,被那“人精”套了話去,眼下肯定是逃之夭夭了。
“姑…姑娘?這是怎麼了?”
跑堂經過昨夜的事情,已經知道了二人的身份,震驚得無以復加。
“李餘年人呢?是不是跑回京城去了?”
“李將軍去南市了,吩咐小的守在門口來著,這才一會兒的功夫…小的該死!請姑娘高抬貴手!”
跑堂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行了,我問你,昨晚發生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這包間裡的,小的偶爾聽著一些…外面的全是今早聽說的。”
“外面的?”
“是,昨夜姑娘說要逛洛陽城來著。”
“然後呢?”
“然後李將軍就陪著逛了。”
“就這?”
“城內有宵禁,結果與城防軍打起來了。從城南追到城北,鬧得滿城風雨,一夜無眠。若不是李將軍攔著,早鬧出人命了。”
“還有嗎?”
“後來還去了皇宮,聽說禁軍也被折騰了一夜,不過宮裡面的事情小的就打聽不到了。”
“沒了?”
“沒了,李將軍抱著姑娘回來時,天都快亮了。”
“抱著?怎麼抱?”
“就這樣。”
跑堂做了個橫抱的姿勢。
“行了,你下去吧。”
倩兒俏臉一紅,這一夜的爛事,竟一件都不記得。
“喝酒誤事,戒酒啊!”
……
南市獨佔兩坊之地,坊內有一百二十行,商肆三千餘間。
可謂是萬商雲集,貨積成山。
漕幫在洛陽的分舵設在北門內,西首第一間至第十間。三層木製閣樓,不存貨只接待人,取貨還要另去倉庫,足見漕幫這條大鱷的吞吐量有多驚人。
舵主叫武思明,二十八歲,來自書香世家。
長的面如冠玉,丰神俊逸。
祖上在前朝曾官拜一品太傅,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
武家幾經浮沉,依舊保持著當世豪閥的門庭,著實不易。
祖籍汝陽,與杜康釀對上了號,杜康正是出自汝陽。
“姑爺,卑職闖下大禍,請姑爺責罰!”
“什麼大禍,昨夜是那女人撒潑,與你何干?”
“可這杜康釀?”
“醉酒撒潑責罰酒家,世上可沒有這般道理。”
“姑爺英明!”
“不過這酒要上交,留著禍害人。”
“那可不,我這就讓他們搬來交給姑爺保管。”
“那敢情好!可不白拿啊,咱有錢。”
李餘年起身,手一抖,一個箱子出現在地上。
武思明打開箱子一看,頓時目瞪口呆,滿滿一箱子黃金!
“姑爺…這是?”
“昨夜打傷的士兵,損壞的房屋,破壞的坊牆什麼的,找人去賠一賠,修一修。”
“那也太多了!”
“銀子還有怕多的,回頭把街道翻個新什麼的,或者給那兇婆娘修個像唄?”
“哈哈,姑爺這主意好!多少年也沒人敢這麼鬧騰洛陽城,是得立個像紀念一下。”
“你不好奇那些傳聞?”
武思明一本正經地說道:“我信姑爺。”
“得!走了,勞煩你給擦一下屁股嘍,假如還能回來,請喝酒。”
李餘年起身,與武思明告辭。
武思明抱拳回道:“小事!不知姑爺打算去哪?”
“還沒想好呢,往東是肯定的。”
“如果方便的話,可以幫我把這個帶到揚州分舵嗎?”
“為何不讓幫裡的船帶?”
“慢。”
武思明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提出如此要求情有可原。
“好,但是我不能保證自己帶得到,或許半路還是交給幫裡的人。”
“無妨,快一日算一日。”
李餘年接過一個長盒子,隨手收了起來。
實則心中有了一絲疑慮,剛要決定往哪走,就來了個任務。
是否太巧合了一些?
糟了!
倩兒躥出房門,一腳踹開旁邊天字二號廂房,裡面乾淨整潔,被褥鋪得整整齊齊。
接著又踹了兩間廂房,依舊沒有李餘年的影子。
倩兒一屁股坐在地上,欲哭無淚!
只怕是昨夜喝醉酒,被那“人精”套了話去,眼下肯定是逃之夭夭了。
“姑…姑娘?這是怎麼了?”
跑堂經過昨夜的事情,已經知道了二人的身份,震驚得無以復加。
“李餘年人呢?是不是跑回京城去了?”
“李將軍去南市了,吩咐小的守在門口來著,這才一會兒的功夫…小的該死!請姑娘高抬貴手!”
跑堂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行了,我問你,昨晚發生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這包間裡的,小的偶爾聽著一些…外面的全是今早聽說的。”
“外面的?”
“是,昨夜姑娘說要逛洛陽城來著。”
“然後呢?”
“然後李將軍就陪著逛了。”
“就這?”
“城內有宵禁,結果與城防軍打起來了。從城南追到城北,鬧得滿城風雨,一夜無眠。若不是李將軍攔著,早鬧出人命了。”
“還有嗎?”
“後來還去了皇宮,聽說禁軍也被折騰了一夜,不過宮裡面的事情小的就打聽不到了。”
“沒了?”
“沒了,李將軍抱著姑娘回來時,天都快亮了。”
“抱著?怎麼抱?”
“就這樣。”
跑堂做了個橫抱的姿勢。
“行了,你下去吧。”
倩兒俏臉一紅,這一夜的爛事,竟一件都不記得。
“喝酒誤事,戒酒啊!”
……
南市獨佔兩坊之地,坊內有一百二十行,商肆三千餘間。
可謂是萬商雲集,貨積成山。
漕幫在洛陽的分舵設在北門內,西首第一間至第十間。三層木製閣樓,不存貨只接待人,取貨還要另去倉庫,足見漕幫這條大鱷的吞吐量有多驚人。
舵主叫武思明,二十八歲,來自書香世家。
長的面如冠玉,丰神俊逸。
祖上在前朝曾官拜一品太傅,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
武家幾經浮沉,依舊保持著當世豪閥的門庭,著實不易。
祖籍汝陽,與杜康釀對上了號,杜康正是出自汝陽。
“姑爺,卑職闖下大禍,請姑爺責罰!”
“什麼大禍,昨夜是那女人撒潑,與你何干?”
“可這杜康釀?”
“醉酒撒潑責罰酒家,世上可沒有這般道理。”
“姑爺英明!”
“不過這酒要上交,留著禍害人。”
“那可不,我這就讓他們搬來交給姑爺保管。”
“那敢情好!可不白拿啊,咱有錢。”
李餘年起身,手一抖,一個箱子出現在地上。
武思明打開箱子一看,頓時目瞪口呆,滿滿一箱子黃金!
“姑爺…這是?”
“昨夜打傷的士兵,損壞的房屋,破壞的坊牆什麼的,找人去賠一賠,修一修。”
“那也太多了!”
“銀子還有怕多的,回頭把街道翻個新什麼的,或者給那兇婆娘修個像唄?”
“哈哈,姑爺這主意好!多少年也沒人敢這麼鬧騰洛陽城,是得立個像紀念一下。”
“你不好奇那些傳聞?”
武思明一本正經地說道:“我信姑爺。”
“得!走了,勞煩你給擦一下屁股嘍,假如還能回來,請喝酒。”
李餘年起身,與武思明告辭。
武思明抱拳回道:“小事!不知姑爺打算去哪?”
“還沒想好呢,往東是肯定的。”
“如果方便的話,可以幫我把這個帶到揚州分舵嗎?”
“為何不讓幫裡的船帶?”
“慢。”
武思明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提出如此要求情有可原。
“好,但是我不能保證自己帶得到,或許半路還是交給幫裡的人。”
“無妨,快一日算一日。”
李餘年接過一個長盒子,隨手收了起來。
實則心中有了一絲疑慮,剛要決定往哪走,就來了個任務。
是否太巧合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