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伏羲文化(第3頁)
伏羲創網罟:伏羲看到人們手拿木棍到江河打魚,捕魚困難,便教人們把繩子編織起來做成漁網,大大提高了捕魚效率。他手下的人受此啟發,仿照製作出鳥網,教人們捕鳥。用網捕魚和捕鳥的做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對社會發展產生很大影響。
伏羲取火:起初人們吃生冷食物,吃肉食時生肉常使人生胃病、壞肚子,吃生的野菜野果會消化不良。伏羲看到後心中難過。一次他在天山遇到大雷雨,雷電引燃山林大火,許多小動物被燒死。伏羲拾來嚐了嚐,覺得非常美味可口,便把火種留了下來,傳給每一個人,教人們用火烤熟食物來吃。人們吃了烤熟的食品,身強體壯,捕魚打獵也更有力氣,疾病也越來越少。在古代,人們還把伏羲稱為“庖羲”,意思是教人們不要再吃生肉,捕捉到野獸後可拿到廚房用火燒製,吃上熟食後身體更健康強壯。
伏羲制嫁娶:在伏羲女媧之前,人們過著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群居生活,由一個“王”帶領大家,類似“原始共產主義”。伏羲女媧發明了婚姻嫁娶制度,是世界上第一對正式夫妻,不過當時只是在貴族階層推廣。這一制度的出現,標誌著人類從群居生活走向夫妻小家庭生活的開端。
伏羲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諸多方面:
哲學思想:
八卦理論:伏羲始畫八卦,將世界陰陽二分和變異規律概括為天、地的對立與陰陽關係,推衍出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的八種符號。八卦符號成為中華先民認識世界、解釋宇宙萬物變化的萬能鑰匙。後來周文王據八卦推演成周易,八卦與《周易》成為中國古代哲學文化的活水源頭。八卦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奠定了中華民族思想方式的基礎。
文化藝術:
文字起源:伏羲造書契,標誌著文字書寫時代的來臨,結束了結繩記事時代,這是文字起源的重要階段,為後來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繪畫藝術:雖然沒有直接的伏羲時期繪畫作品流傳下來,但伏羲畫八卦的傳說可以視為中國繪畫藝術的源頭之一。八卦的符號和圖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象徵性,為後來中國繪畫的意象表達和象徵手法提供了啟示。
音樂起源:伏羲作琴瑟,作音樂,開創了中國音樂的起源。這為後世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基礎,音樂在古代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用於祭祀、禮儀、娛樂等多種場合,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社會倫理:
婚姻制度:伏羲“制嫁娶,正姓氏”,確定了對偶婚制,規範了婚姻制度。他以儷皮為禮作為婚姻信物,“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媒,因置婚姻”,還傳說女媧為高媒之神。這些舉措是婚姻制度的巨大變革和社會的進步,奠定了中華民族婚姻制度的基礎,對於穩定社會關係、繁衍後代起到了關鍵作用,也形成了重視婚姻家庭的傳統倫理觀念。
姓氏制度:伏羲正姓氏,明確了不同部族的姓氏,使人們能夠通過姓氏來區分血緣關係和家族群體。姓氏的主要作用是明血緣、別婚姻,純正血統,各個部族相互通婚混血,奠定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基礎,增強了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
科學技術:
天文曆法:伏羲確立了天文曆法,雖然具體的歷法形式和內容可能較為原始,但這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開端,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時間參照,有助於農業生產的安排和社會活動的組織。
漁獵技術:伏羲結網罟,教導人們結繩織網,從事漁獵,提高了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和效率,使原始先民由自然採集生活轉變到農耕和狩獵時代,促進了原始畜牧業生產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經濟的進步。
醫療養生:傳說伏羲嘗百草,制九針,開創了中華醫藥研究和針灸之先河。這雖然帶有一定的傳說色彩,但反映了遠古時期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方法的探索,為後來中醫藥學的發展積累了經驗和知識。
民族精神:
創造精神:伏羲及其部族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如八卦、文字、婚姻制度、漁獵工具等,體現了勇於探索、創新的精神。這種創造精神激勵著後世子孫不斷追求進步和創新,推動了中國文化和科技的持續發展。
奉獻精神:伏羲為了部族的發展和人民的福祉,無私地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教導人們生產生活技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這種奉獻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和合精神:伏羲時代是一個部族融合的時期,伏羲通過各種方式促進了不同部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他以龍紀官,將不同部落圖騰部分地融入蛇圖騰之中,形成龍圖騰,象徵著中華民族主體血脈的匯聚和文化的奠基。這種和合精神強調了民族團結、和諧共處的重要性,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礎。
總之,伏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深刻地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和人類文明的形成與發展,其博大精深的內涵和多元的價值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起到了奠基性和啟蒙性的作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