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周易屯卦及其綜卦蒙卦的哲學思想深度剖析(第3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卜算子·贊屯蒙》的詮釋:
“屯卦蘊玄機,蒙卦含深義”指出屯卦和蒙卦都有著深刻的含義和玄機。“哲思悠悠探無邊,真理心中記”表示對其哲學思想的探索沒有盡頭,而真理也銘記在心中。“陰陽道變化,剛柔展魅力”描述了陰陽的變化之道以及剛柔所展現出的魅力。“剖析明悟智慧生,光照前程麗”強調通過剖析能讓人明白事理,產生智慧,這種智慧如光照亮前程。
《清平樂·屯蒙探秘》的詮釋:
“屯蒙探秘,卦象藏真諦”表示對屯蒙進行探秘,卦象中隱藏著真正的道理。“動靜剛柔思無際,哲學光芒熠熠”描述了其中動靜剛柔的思考沒有邊界,哲學思想閃耀著光芒。“剖析深入心靈,智慧開啟新程”強調深入剖析能深入心靈,開啟智慧的新徵程。“傳承千古智慧,文化永綻光明”體現了對千古智慧的傳承,讓文化永遠綻放光明。
以下是一些與屯卦和蒙卦相關的歷史經典典故:
1. 屯卦相關典故:
漢高祖劉邦的艱難崛起:漢高祖劉邦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歷經諸多磨難。他曾被困於滎陽,處境危急,幸得紀信替死才得以逃脫;在被項羽追殺時,為了自保,三番兩次將親生兒女推下車。而後又困於平城四十天,依靠陳平的奇計才最終脫險。這些艱難困苦的經歷正體現了屯卦所反映的萬事開頭難、在艱難中不斷奮鬥前行的道理。
重耳流亡: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因為政治鬥爭被迫流亡在外。在流亡期間,他顛沛流離,遭受了各種艱難困苦和挫折,但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和目標,不斷積累力量和經驗。最終,他回到晉國成為了國君,並且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這與屯卦所表達的在艱難困苦中堅守、不斷進取,以待時機成熟的精神相契合。
姜太公釣魚:姜太公在年輕時垂釣於渭水之濱,等待時機。他長期處於一種看似困境的狀態,但始終心懷大志,不斷積累智慧和經驗。最終等到了周文王的到來,成為了周文王的謀士和將領,幫助周文王打敗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並被封為齊國的國君。這也體現了屯卦中在艱難初始階段不斷蓄積力量,等待時機成熟後發揮作用的思想。
2. 蒙卦相關典故:
楚莊王“絕纓會”:楚莊王時,楚國發生內亂,平息後楚莊王設宴慶賀和嘉獎有功人員。宴會上,楚莊王的寵姬許姬為臣僚斟酒時,有人在黑暗中拉她的衣袂,許姬抓住了非禮者的纓絡並告知楚莊王。楚莊王卻命令暫緩點燭,讓每人將纓絡取下,痛飲盡歡。後來,楚莊王出兵攻打鄭國,健將唐狡自告奮勇,拼死殺敵,原來他就是那位曾在宴會上對許姬非禮的人。唐狡因楚莊王的寬容而感恩戴德,拼死效力。這個故事體現了蒙卦中“包蒙,吉”的精神,即大人能包容矇昧之人的舉動,會獲得吉利的結果。
成王始覺周公誠:周成王即位時還是個矇昧無知的孩童,國家大權由攝政王周公統領。一些野心家利用成王的矇昧,散佈周公有野心要奪權的謠言,成王漸漸開始懷疑周公。周公著《鴟鴞》一詩表明自己的忠貞,但成王仍不相信。後來成王意外發現周公所作的《金滕》,才知道周公對王室的忠誠不容懷疑,從此成王變得成熟,不再懷疑周公。這則故事與蒙卦的“發矇”之意相關,即脫去孩童的矇昧無知,也說明了人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以去除矇昧。
孔子求學:孔子在年輕時非常渴望學習和獲取知識,但他出身貧寒且家境不好,面臨著種種困難。然而,孔子並沒有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四處遊學,拜訪名師,向他們請教,並努力克服自己的困境。通過不斷努力和刻苦學習,孔子最終成為一位偉大的智者和導師,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的求學經歷體現了蒙卦所強調的啟蒙、初學以及通過不斷學習和努力來去除矇昧、追求智慧的精神。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