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第3頁)
“我看不用怕。現在的朝局沒人敢笑咱們曹家。”
“你是說南邊的亂子?”
“是。”
“皇上指望著武將上呢,真要出兵,怕是誰也顧不上一點醜聞,到時把七郎送到軍營,立個功,什麼都解決了。”
二郎不同意四弟的觀點,“皇上歷來對戰事優柔寡斷,說要打仗,我看幾年內不一定動彈,我就怕七郎被人按住。”
七郎的確樂不思蜀,他日日與弦月作伴,下館子飲酒,聽戲,泛舟玩得不亦樂乎,得意忘形。
四皇子對七郎在自己和李琮之間的反覆跳躍十分不滿。
雖然最後曹阿滿既沒投靠自己也沒站隊六皇子,他還是有些生氣。
曹家到底保了個常宗道。
此人一直沒入過皇四子的眼,皆因其實在沉默木訥。
在太僕寺,沒人相離的同僚。
也不交往同年。
下朝便回家,不參加任何私人宴請聚會。
沒有任何不良記錄,為人低調生活簡樸。
家中只有一妻一子一女。
教導得極為嚴格,女兒小字容芳年十一,一直養在繡樓,從不出門。
兒子慶芳年十五,從五歲在書院讀書至今。
兩個孩子都生得清秀、氣質嫻雅。
他雖老來得子得女,卻不嬌寵孩子。
兩個孩子都不是原配所出,而是因為年過四十原配未有所出,所以納了房美貌小妾。
有人嘲諷他,大人不是不好色嗎?為何納妾同別人一樣納色?
他一本正經回答,“本官既為生育而納妾,為何不納個漂亮的,不為本官,為的是孩子們未來的路走得輕鬆。”
人家都以為他在為自己開脫,沒想到他真只為要孩子。
那美貌小妾生過兩個孩子後,他搭了份豐厚嫁妝給她尋個殷實人家,稱做自己喪夫無子的妹妹嫁出去了。
自此,兩個孩子都當主母是親孃,極乖巧孝順。
常道宗接到調任書,同僚要送他婉言相拒,大家以為他只是客套,將送別宴設在杏花樓。
誰知等了整晚,這位常大人真的沒來。
清晨,常道宗擔著兩箱書,帶了一名書童,騎著馬簡裝上路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