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0章 得有自己的路(第2頁)
這點楊小濤也有這意思。
畢竟沈榮就在七機部那,還是劉大明的徒弟,借來用幾個月,應該不難吧。
說完這個,又說起機械廠的發展,聽到做出的成就,陳沖漢也不得不佩服。
尤其是在機床上的研究,他先前的金陵機床廠也算是國內首屈一指了,但在這高精機床面前,還是砰的頭破血流。
如今機械廠能夠做到這種地步,他不得不低頭承認不足。
隨後又說起飛機發動機的事情,楊小濤將自己的設計思路大體說了下,陳沖漢卻是聽個大概。
說實在的,他們參與的研究項目,做的發動機都是為了匹配研發飛機的。
“說到發動機,我到現在還沒看過完整的飛機設計圖呢。”
陳沖漢不無感慨的說著。
楊小濤卻是皺起眉頭,“老陳,不是我說你,做飛機發動機就做發動機,還要什麼飛機圖紙啊。”
“發動機圖紙不夠你做的啊。”
這話說出來,陳沖漢張大嘴巴,目光盯著楊小濤,讓他很不自在。
“不是,你瞅我幹啥?我說錯了?”
陳沖漢閉上嘴,然後想起曾經張主任分析的,楊小濤的飛機發動機,估計是實驗性的,跟機床那樣,從基礎開始,一步步提升上來。
不過他們的發動機,那是在聯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也就是說,楊小濤做的是他們以前的‘版本’,這種打基礎的行為不能說不對,但太浪費資源。
國家要的就是站在聯盟的肩膀上,站的更高。
想到這裡,陳沖漢對楊小濤這樣想也不覺得意外了。
但作為老朋友了,還是說了一句提醒道,“我們做出來的發動機是需要配合飛機的。”
“所以飛機設計的需求決定了發動機的要求。”
“這也是我們當下環境要求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一款發動機做出來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陳沖漢將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其中更多的是無奈。
聯盟可以同時設計好幾款發動機,好幾種飛機,然後進行匹對,進行改進。
可他們呢,一切都是從仿製開始。
自己的東西做出來,搞不好還沒上天就先爆了。
而這花的,可都是錢啊。
國家有多少錢,讓自己這樣折騰?
楊小濤原本還想反駁他,說什麼不應該將發動機看作飛機的一個“附件”,說什麼飛機同步立項已經是輸在了起點,說什麼分攤經費只會搞出個半吊子。
但這一切,在這幾句話中變得空洞。
他終於知道,不是大家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而是真的耗不起。
缺錢,缺很多的錢。
單單是各種設備,各種材料,各種實驗器材。實驗場地,有的還需要克服苦難研究,這種投入,就是個無底洞。
尤其是越好的發動機,越燒錢。
但這種燒錢,又是必須的。
因為一直模仿別人走路,是走不好的,是無法超越的。
所以,這燒跟燒也不一樣。
就好比太上老君的八卦爐和小煤窯。
兩者都是燒,但八卦爐出來的是武器,是法寶,是孫猴子的火眼金睛。
而小煤窯呢,搞不好燒的越多,出來的渣子越多,最後說不得轟的一聲,聽個響,還得搭上命。
“我們不能一直走仿製的路子。”
“我們得有自己的路。”
楊小濤突然開口,陳沖漢聽了,愣愣點頭,隨後又說到,“但眼下,還是先解渴再說。”
聞言,楊小濤沉默不語。
同時也意識到,這飛機的發動機,遠不是設計圖上的那麼簡單。
它需要成熟的、完善的工業基礎和紮實的科研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