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白玉豆腐
王春花將豆渣摻上青菜小麥粉,在鍋邊貼上一圈餅子,幾人呼哧呼哧,兩碗豆漿配著餅子吃的噴香。
張小四邊吃還邊往褲兜裡放餅子,說路上餓了吃。
王春花沒管他,娃子才十四歲,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紀她能理解;拿布包了十幾個,放在小籃子裡,以防豆腐賣不掉當午飯吃。
東西準備好,張老三從村長家把牛車借來了!20文錢一天,這個村子只有村長跟里正家有牛,趙氏一族有幾頭驢跟騾子,一個個都寶貝的緊,照顧的比老人小孩都精細!
清晨的溫度沒那麼高,王春花交代朱氏把李氏飯食弄好,家裡孩子看好就跟幾個兒子去集市了!
幾人趕著牛車晃晃悠悠來到集市上,古代的集市沒有電視劇中拍攝的那麼繁華,小河鎮子是從外圍看(泥胚房)土屋居多,真正的磚瓦房要到內區,由於是夏天牛車走過去,都能帶起一陣泥煙。
王春花看了看幾人的鞋子,已經分不出什麼顏色。來往的人大多數穿的都是粗布麻衣,挑擔賣貨的也不多。王春花猜測應該是因為這是鎮子邊沿,越往裡會越繁華。
幾人來到賣貨地(官府專門劃分的售賣吃食的地方,就像現在的菜市場,牛羊活畜市場,種類繁多分區域就方便管理。)先把牛車停在門口,來太早逛街的不多,基本都是賣貨的。
王春花拉著張小四進去打聽一下需不需要攤位費,轉了一圈下來。
攤位費會有人來收,大型的30文,中型的二十文,像王春花這樣的大概五文錢。
王春花問了賣包子的,肉包五文錢,菜包二文錢。普通的青菜,一文錢一大把,王春花看了看約莫一斤多。豬肉肥的五花肉二十五文一斤,瘦的十五文一斤,大骨頭內臟什麼的基本半買半送!糙米,三文錢一斤,大豆四文錢一斤,鹽塊三十五文一斤,動物油就更貴了直接六十文一斤。
知道了個大概,王春花就回去拉牛車把東西卸下來,牛車有專門停放的地方,二文錢有人專門看管餵食,【收攤後】下市後去領取順便交錢!
王春花覺得這裡的縣官是個不錯的,就市場上這個價格定位,還有攤位費管理能看出來,這是個會治理的,不怎麼剝削底層人!來來往往的人與小攤販身上沒有驚懼緊繃,大都自在散漫,這點可以看出這不是邊塞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