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秋收(第2頁)
這年頭,大家日子都不好過,誰家媳婦不下田幹活呀,都是當驢一樣使喚的。只有自己的婆母,這麼為自己和弟媳著想。自己上輩子肯定是積了不少德,才換來這輩子的好日子。
“嗯,行,你快吃,這兒還有綠豆湯呢,你們幾個等會兒慢慢喝,我在水井裡鎮過的,喝太快可不好。”王春花又拿出幾個木碗,給每人都倒了一碗綠豆湯。
她瞧了瞧張老大他們一上午收割的大豆地,心裡估摸了一下,這還不到兩畝地呢!不是人不夠,而是收割工具不給力。
昨天她就瞅見了,這個年頭居然還用青銅做農具,有的甚至是木頭跟骨頭做的。
而且那鐮刀的設計也太簡單了,就由彎曲的刀刃和手柄組成,收割小面積的穀物和其他農作物還湊合,像王春花家這樣十幾畝地的,收割的時候不知道要停下來修多少回呢。
王春花問張老大咋不用鐵呢?
張老大說這個時代鐵只有官府有,農人要用鐵得去官府報備,說明用途,還得有三方人證【里正,村長和官府】。
王春花就納了悶了,這玩意兒小面積用用,應該沒啥問題吧!結果還真不行!
一問原因,還是那個愛劃拉地皮的老登搞的鬼,他爹可是農民起義成功的典範,所以他對鹽和鐵看管得特別嚴。
用他的話說:“老子爹就是靠鐵玩意兒發家的,能不知道這玩意的重要性?”
所以他下達了一系列政令,鐵必須嚴格看管起來,只大量供應給軍隊,零星一點才可以給農人用,平時做飯用的可以買,但必須有記錄,壞了也要回收或者報備去向。
行吧!難怪發展這麼慢,都快第四代了,地皮還沒完全開發完,她都替老登愁。
可現在王春花知道原因了依然不死心啊,昨天晚上回去就給幾個兒子媳婦整了幾個手套,外面用粗布裡面塞上碎布,做了十幾副給他們用。雖然熱了點,但它能保證不劃傷手。
收黃豆不僅傷手,收慢了黃豆經過暴曬還會炸開,到時候不僅要割黃豆杆子,還要撿掉落的黃豆,所以這兩天大家都在加班加點的收割。
王春花在地裡轉悠了兩圈,仍然不死心,收拾了東西就回去了。
去雜物間看了看,果然犁地的犁頭整個都是木頭的犁(木犁是用y形的木枝製作的,下面的枝段打造成一個尖頭,上面的兩個分枝則做成兩個把手。
將犁繫上繩子由人或牛拉動,尖頭就在泥土裡扒出一道狹小的淺溝,人可以用把手來駕駛犁。這種犁的設計簡單,主要依靠牛的拉力進行耕地。)
可這個朝代一個村子裡能有幾頭牛?全部都是靠人力來拉的話,人工種植,產出就會低下。
王春花無語的在原地用腳踢牆,無語死了,難怪每個村子裡必須有木工呢!
特麼的這玩意兒它不禁用呀!要用用修修啊!
心中暗自發愁!她知道這樣的工具效率低下,對於大規模的農田耕種來說遠遠不夠。但她也明白,以現在家裡的條件,想立刻更換更先進的農具有點難,她就是知道怎麼做,也要時間申請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