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景 作品
第139章 收垃圾
李巖、秦安的賑災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他們的名字也在百姓中傳頌開來。
災後秦安派人勘察完寒洲這片土地。他發現水源雖有但分佈不均,而且土質較為貧瘠。
於是便報給李巖,隨後李巖找到李庭決定先從水利工程做起。
李庭作為叔叔當然力挺自己侄子,二話不說把自己手下指派給李巖,讓他隨意用。
他召集當地百姓,告知大家自己的計劃。百姓們聽聞可以改變現狀,紛紛響應。李巖帶領著大家挖掘溝渠,將遠處的水源引過來。與此同時,李鈺派來的糧種與專業種植人員也送到了。
李巖拿著自己叔叔給的種植表,帶著專業人員挑選一些肥沃的小塊土地試種這些糧種,並仔細記錄下每種糧食生長所需的條件。在等待糧食成長期間,他還組織村民修建房屋,改善居住環境。
日子一天天過去,試種的糧食竟比預期長得還好。這一成果極大地鼓舞了眾人。此後,北地百姓按照李巖傳授的方法大面積耕種。隨著豐收季到來,糧食堆滿了倉庫,百姓的生活逐漸富足起來。
而他也從一個不辨菽麥,不知稼穡的天之驕子,歷練成了一個能體恤百姓疾苦,深諳百姓心聲的常人。看到這番景象,李巖欣慰不已,他深知自己離讓北地百姓徹底過上好日子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
三合村
經過繁忙的搶收,三合村老少交稅後的小麥都入了倉。
此時此刻,老老少少全都聚攏在了祠堂議事院裡。三合村經過改建後,村裡祠堂自然也是經過翻新擴建的。
據三合村幾個大嘴巴傳的啊!他們傳出去的,說是官家允許的,往大了建。
祠堂坐北朝南,硃紅色的大門上方高懸著一塊牌匾,上書“惠民村祠堂”幾個大字。
走進大門,便是一個寬敞的庭院,地面鋪著青石磚,兩旁種著松柏。
庭院的盡頭是一座高大的殿堂,殿堂的屋頂採用了重簷歇山頂的建築風格,飛簷翹角,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