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景 作品
第155章 好戰分子
兒時記憶中,每天清晨,天際尚未泛起魚肚白之際,父親就已然起身前往朝堂,與諸位大臣商議國事;待到夜幕深沉、萬籟俱寂之時,他依舊孤身一人留在御書房裡,埋頭仔細地批閱那堆積如山的奏章。
而自己爺爺,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戰分子。對於父親這種沒日沒夜操勞政務的狀態,他從未認為有何不妥之處。
在爺爺看來,父親理應如此,畢竟這是他們作為皇室子孫,命中註定所要經歷的歷程和必須要承擔的責任。
正因如此,父親縱然已娶妻成家,但卻根本無暇顧及家族的繁衍之事,未能花費過多的心思去開枝散葉。
畢竟,他肩上扛著的擔子著實太過沉重,國家的安危興衰、百姓的福祉安康全都繫於他一身,又怎能讓他心心旁騖呢?
尤記得十八叔常跟自己唸叨的,那些年爺爺不在朝堂上,父親以一己之力大力整治官場,嚴懲貪官汙吏,許多往日作威作福的官員被抄家斬首。這一舉動雖遭到重重阻力,但卻成功威懾了朝堂上下。
隨後,父親輕徭薄賦,鼓勵百姓開墾荒地,承諾只要辛勤耕種三年以上者,土地便歸個人所有,新開墾的荒地,前三年不收任何稅收,目的就是為了鼓勵耕種,加快進度。對於受災地區,更是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針對藩王問題,父親與爺爺恩威並施。一方面削減藩王的兵力,另一方面給予部分聽話的藩王優厚待遇,分化藩王陣營。
經過多年努力,國家漸漸有了起色。叛亂被鎮壓下去,周邊各國也被收入囊中。
百姓也終於看見了一絲希望,對這個新的王朝有了歸屬感。
老百姓們深知國家面臨的艱難處境,他們辛勤地耕耘土地,竭盡全力地種植糧食。努力的配合父親,每個人想把這一片天地盤活。
但問題在於,就連最為關鍵的糧種都存在嚴重不足。這些糧種質量低劣、產量有限,使得百姓即使付出再多的汗水與心血,收穫依舊微薄。這無疑給整個國家的糧食供應帶來了巨大壓力,讓本就緊張的局勢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