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又是一年秋
景和十五年,金風送爽,丹桂飄香,廣袤無垠的田野裡一片金黃燦爛之色,又是一年喜獲豐收、糧倉滿滿的美好時節。
位於平洲一隅的三合村,這個平日裡寧靜祥和的小村莊,此時正沉浸在一片歡天喜地之中。
原來,村民們此前向官府提出的建造學堂的申請,竟然獲得了審批通過!
據知縣大人說,此次能夠如此順利獲批,乃是因為官家特別關注了此事。
而今離平洲所推行的一系列成功發展舉措,直接推廣應用到其他各州已經過去五年。
五年前伴隨這些政策一同前行的關鍵人員,則包括了孔則易、孫寧、張磊,以及王春花那兩個頗為出色的兒子——張宇與張聰和三合村新生一代。
也如現在的平景國一樣,身份地位上升了好幾個級別。
然而,由於各州之間的地理風貌和物產資源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具體實施這些政策時,必須經過一番詳盡周密的實地考察,並制定出因地制宜的實施方案。
自然而然地,這項重任就落在了經驗豐富且足智多謀的王春花身上。
可是,當此提議呈報到李乾那裡時,卻遭到了堅決反對。
理由有二:其一,王春花年事已高,長途跋涉難免會令其身體不堪重負;其二,官家擔憂途中,可能會有心懷叵測之徒,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不利。
倘若真發生什麼意外狀況,恐怕後悔莫及,畢竟像王春花這般神奇出眾的人物,世間難尋第二個。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件事情不知怎地竟傳到了王春花耳中。
得知官家的顧慮之後,她毫不猶豫地上報,表示自己心甘情願前往各地考察,願為國家的繁榮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李乾得知此事後,心急如焚,趕忙書信給王春花,相勸了許久。
但任憑他如何苦口婆心地規勸,王春花始終不為所動,一心只想完成自己心中那份為國為民的使命。無奈之下,李乾只能眼睜睜看著王春花再次上書,堅定地訴說著她要出行的決心。
最終,李乾望著老太太那堅定無比的書信,心中暗自思忖良久之後,還是做出了讓步,同意讓老太太前往燕洲那個富庶繁華之所。
畢竟那裡環境宜人、資源豐富,生活條件相比其他地方要好上許多;再者說,燕洲距離周邊各郡都不算太遠,如果有什麼突發狀況,相互之間也能及時照應。
此外,李乾深知在燕洲還有嚴裴在。
此人辦事向來沉穩老練、細緻入微,把老太太託付給他照料,李乾心裡多多少少能夠踏實一些。
再想到自家那位單純直爽、毫無心機的十六弟,老太太此去定然會對他喜愛有加。
如此一來,也算是給十六弟找了個貼心的長輩依靠。
正因這件事情意義重大,李乾對此格外關注。不僅特地派遣了欽差大臣孔則易以及駙馬親自監督護送事宜,更是為了確保王春花一路上萬無一失,毫不猶豫地將手中大部分精銳的龍衛都調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