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學院建成(第2頁)
只見老老少少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彷彿撿到寶般。
肖柯輕撫鬍鬚,由衷感慨道:“恭人大義啊,居然慷慨解囊出資為村裡開辦學院。如此善舉實在令人欽佩至極!”
他一邊說著,一邊將充滿感激與敬意的眼神投向身旁的王春花。
身後幾位年歲不一的附近村落的村長也是連連點頭稱是:“確實如此呢!王恭人真可謂是菩薩心腸轉世為人吶,咱們大家夥兒對其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呀。”
就在這時,站在他們身後的幾位衣著樸素的老夫子附和道:“正是正是,王恭人的善行義舉實乃我輩楷模,我等衷心折服。”
“哎呀!過譽了,我啊就是一鄉間婦人,也是希望咱村裡孩子能讀些書識得些字,出門別被人誆騙了去。”
王春花看著幾位老夫子,心裡也是開心不已。
原來這幾位老夫子均是來自附近村莊的秀才,由於種種原因不再向上考了,便被王春花邀請至此教書育人。
而他們本身家境並不寬裕,如今獲得這份既能施展才華又可養家餬口的工作,自然倍加珍惜。
平景國對於秀才並沒有過多的優厚待遇,可跟普通百姓比起來還是好很多的。
他們可以見官不拜,享受免徭役之苦,家中二十畝田可免稅,其他都沒有。
在王春花看來這已經是很豐厚的待遇了,也是這個國家無奈之舉,真正貧苦之人能讀得起書的根本沒有,而能考到童生那一步的更是寥寥無幾。
又要身體素質及家庭實力,與各個方面都能堅持到考過秀才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平景國的文化這一塊,可以說還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的。
之前王春花是不敢動這一塊兒的,現如今經過燕洲之地五年的磨練,王春花如今也知道了這平景國真實的情況。
這門閥世家向來是王朝控制者,自古以來一直都是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在任何時代都一樣,再牛逼的王朝最後也是這樣的局面。
無可奈何啊!這些世家簡直如同那韭菜一般,無論怎麼去割除,下一茬總是會頑強地生長出來。
即便表面上看起來有所變化,但實質上卻依舊如故,不過是新瓶裝舊酒罷了。
王春花在老家看過那五千多年的歷朝歷代。
十分清楚這些世家與王王朝的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