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借糧(第2頁)
青黃不接的時節,家家都不富裕,親戚之間借糧實在是太平常了。
大家都靜靜吃飯,幾個小的也都不敢作聲,一頓飯除了咀嚼聲就是喝湯的吸溜聲。
吃完飯,紀老爺子對紀滿慶道:“去給你大舅哥挖半袋面,再裝半袋豆子。”
一聽這話,胡喜容立刻紅了眼圈。
胡喜容知道,這已經是她大哥今年第二次來借糧了。誰家都不夠吃,老紀家也是天天各種菜葉子,混著地窖裡存的洋芋,各種摻和著吃。
紀永周和紀永寧昨天還說,天天吃洋芋,吃得他們放屁都帶著洋芋味兒。
她是真沒想到紀老爺子會同意再次借糧給她哥。
楊氏死盯著紀老爺子,眉毛皺成一團,嘴巴張了張,最後用力一咬牙,到底沒說啥。
她其實想說,不能借啊,自己家也不夠吃,這還沒到麥子成熟呢,又添丁進口的,自己也不一定熬得過去。
可是紀老爺子已經張口了,她能怎麼說,下兒媳婦面子,得罪親家?
胡喜容大哥用粗糙的大手抹抹眼角,對紀老爺子說:“紀叔,家裡實在撐不下去了。真的沒辦法了,才厚著臉皮來登門。上次借回去的糧,我們一家子也是省著吃的,可是家裡人口多,真是不夠吃啊。其實家裡半個月前缸就空了,地窖裡的洋芋也吃完了。”說著,眼淚收不住地流下來。
胡喜容大哥一家有五個孩子,最大的就是帶來的這個,還有胡喜容爹孃兩人,可是總共才十五畝地,而胡喜容她爹去年因為去山溝裡扛木頭摔斷了腿,至今幹不了重活。
紀永靈聽得低下了頭。
沒經過飢餓不知道糧食的金貴,沒借過糧食不知道求人的艱難。
在生產力極其落後的古代,農業生產全憑人拉肩扛,再加上地力瘠薄,土地產出十分低下,養活一個人至少需要五畝地。
所以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農村人,沒借過糧的簡直鳳毛麟角。
老紀家以前也借過糧,所以知道借糧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若不是實在熬不住,誰都不願意低聲下氣地去敲親戚家或者鄰居家的門。
等紀滿慶拎著面袋子出來,胡喜容大哥拉著兒子直接跪下,朝著紀老爺子就是“砰砰砰”幾個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