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割豬草
紀永靈看著楊氏手裡的篦子,不由後退兩步,眼神堅定地搖搖頭:“奶,我就不篦了,我怕疼——”
楊氏起身,準備朝紀永靈走過來,說:“娃,奶輕些篦,不疼,也不掉頭髮!快來,頭髮窩裡的蝨子,亂跑亂跳,難受得很,篦完就舒坦咧。”
紀永靈繼續後退,搖頭:“奶,蝨子多了不知癢,饑荒多了不壓人。我不癢,也不篦,我才洗過頭,真的不用篦。我割草去咧——”說著,拎起手邊的籠,頭也不回閃出了院門,也不管後頭楊氏如何喊她。
楊氏見紀永靈嗖地跑出院子,氣得在院裡直跺腳:“這娃,溝子沾上油哩,滑不溜秋!”
“永寧——永周——,過來篦頭髮咧——”楊氏朝著院子一角喊道。
正拿棍子夾著菜蟲餵雞的兩兄弟頓時身子抖了抖,手裡的蟲抖落在地上,“噗呲”被紀永寧不小心一腳踩上去,沾了一鞋底的菜色。
出了院門,紀永靈就晃悠手裡的籠,朝著溝裡走去。
其實自打她出事那天起,家裡人就不讓她去割豬草了,都交給了紀永寧和紀永周兩兄弟。
這時候常見的豬草主要有灰條條、苦苦菜等,既是豬的美味佳餚,也是人的家常便飯。在青黃不接的年月,這些豬草都是救荒良菜,像紀永靈家飯桌上就經常出現這些豬草的身影。
在這個物質匱乏的時代,人都沒得吃,豬能吃到草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它們不可能像後世養豬場的後輩們一樣,天天吃玉米這些糧食。
不過現今豬牛羊驢馬吃的都是草,人們燒鍋做飯也用草,加上又沒有好的肥料,所以田地地頭的草並不像後世現代那麼多,那麼茂盛。
草少也就算了,豬嘴還挑,很多草它根本就不吃,割了也白費力。所以每次要想割到滿滿一籠豬草,真的需要多跑幾道溝、幾道梁,有時可以用疲於奔命來形容。
真是又苦又累,永無休止。
雖然割豬草也很辛苦,但是需要的力氣小,和推磨、掏糞、拉土這些活比起來算是輕鬆許多,所以家家戶戶都是把割豬草的活交給家裡的半大孩子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