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96/296484/126514311.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穿越古代黃土高原種田養家日常-第51章 製作艾絨(第3頁),靜默文學

第51章 製作艾絨(第3頁)

 紀滿川按紀永靈指揮,把裝滿艾葉的平筐整整齊齊擺在炕上,這才關好門窗退了出去。

 期間紀滿慶又進去給炕洞添了兩次柴。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乾燥室的門才打開。

 紀永靈用手感受了一下艾葉的乾燥程度,幾乎是不含一點點水。紀滿川等人也用手去抓乾燥捲曲的艾葉。

 火力乾燥這一步已經完成,接下來還要進行粗粉碎,才可以放進石臼搗磨。當然紀永靈不打算用石臼搗磨,太耗費體力了,她打算用石磨進行細粉碎。

 由於現在沒有現代秸稈粉碎機,粗粉碎這一步只能先用剪刀剪碎。後續她準備從儲備倉拆個絞肉機,去縣裡找鐵匠鋪子看看能不能打造類似的螺旋式的葉片,做一個大型的手搖式粉碎機。

 現在只能全家老小上陣用剪刀去剪艾葉,把艾葉剪成小碎塊,再放進石磨進行細粉碎。

 石磨粉碎之後,再放入圓篩篩去不需要的葉肉、葉柄、葉稈等粉狀或顆粒狀雜質。

 這種圓篩是農村婦女常用於篩麥子或者米里的雜質用的,有一定的技巧性,紀永靈決定放棄圓篩,改用振動篩網。

 她將篩網用繩子固定在兩個木樁子上,人只要在一邊,來回搖動篩網,讓篩網做水平運動,雜質就會逐漸向出口處移動,最終被去除,而絨毛因為互相纏繞結成小的團塊會留在篩網後部。

 也有一些雜質在篩的過程中,從篩網目眼中漏出,而絨毛因為纏繞則幾乎不被漏下。

 整體看起來有點像簡陋版的搖籃。紀永寧和紀永周最喜歡幹這個活。

 到這一步,過篩後的剩餘部分就是粗艾絨了,可用於溫灸或溫針灸,也就是這個時代最常見的艾絨。

 但是紀永靈藥做的是細艾絨,就需要繼續進一步加工。

 如果是現代,只要使用離心風機就可以完成精製。而現在他們只好採用土辦法,放入石臼搗磨,而後再篩再磨,直至形成土黃色的米粒灸細絨。

 經過幾天的勞累,第一批細艾絨總算製成。計算一番,一斤艾葉只能得一兩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