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96/296484/126514572.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穿越古代黃土高原種田養家日常-第163章 收麥嘍(第2頁),靜默文學

第163章 收麥嘍(第2頁)

 割麥是這一年裡的頭等大事,麥子成熟期短而集中,莊稼漢要和時間賽跑,所以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齊上陣,抓緊搶收。

 農諺說:“麥熟一晌,龍口奪糧、繡女下床”,“收麥如救火”,足以看出收麥子的急迫性。

 莊稼人看天吃飯。

 割麥前,村裡的老人已經看好天氣,開鐮肯定要選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

 紀滿倉昨日也帶著一家子從縣裡回來收麥子,但是他要上工,沒法長時間請假。所以昨晚回來,安頓好妻兒,拎了兩斤肉給紀老爺子,讓他幫忙照看著收麥事宜,第二早天不亮就趕去縣裡上工了。

 雞才叫頭遍,村裡的大人、娃娃就摸著黑下了炕。

 大傢伙戴好草帽,推著架子車,車上放著鐮刀、木鍁、木杈、掃帚、麻袋、乾糧,還有裝水的罐子和碗,組成割麥大軍,匆匆趕往田間地頭。

 老紀家除了賈蓉花帶孩子做飯外,其餘大大小小的都去了麥地裡幫忙。

 雖然天也才矇矇亮,但是他們到地頭上時,已經有人家在揮舞鐮刀了,根據倒在地裡的麥子推算,估計他們半夜凌晨2、3點就下地了。

 古代除了燒火做飯,沒有別的大氣汙染,空氣能見度高,半夜只要有月光,亮到可以寫字。所以有些人為了搶收,也為了避開白天的暴曬,趁著半夜下地割麥,也是常有之事。

 “開鐮!”

 紀老爺子如同點兵出征的大將軍一般,站在自家地頭上,發出威武的軍令,一家人就開始轟轟烈烈的割麥行動了。

 紀永靈今年也是被分配到割麥組,紀永寧和紀永周還不到正式下地年紀,只能提著籠,負責在大人割完的地裡到處拾麥穗。

 這是紀永靈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割麥。

 她見紀老爺子和楊氏等人彎著腰,左手抓一把麥稈,右手握著鐮刀,順著麥稈的根部水平往回使勁一拉,一把麥子應聲倒下。等割上一小堆,他們再抽出一小把麥稈,把那一小堆麥子快速攔腰捆成一捆。

 他們的動作熟練而有力,彷彿經歷了千萬次的訓練。

 紀永靈本想著有了上次割油菜籽的經驗,割麥應該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