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散人 作品
第190章 夏至種黃豆(第2頁)
而且這些樸實的莊稼漢還總結出了諸如“麥收後種豆養地”的訣竅,雖然他們不知道其中的科學原理,不識氮磷鉀。但是祖祖輩輩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歸納提煉出來許多農諺和經驗,通過“父詔其子,兄詔其弟”的口頭相傳方式流傳和繼承下來,既是祖輩的經驗結晶,也是家族的寶貴遺產。
紀永靈本來還覺得自己這個現代芯子,有後世先進知識的加持,應該處處散發著智慧的光芒和優越感。然而真正到種地的時候,她在這些莊稼老把式面前,就像後世某些一天地沒種過的二百五“磚家”一樣,只會紙上談兵,還幻想指導老農人耕種,真是天大的笑話。
“夏至種黃豆,一天一夜扛榔頭。”
黃豆生育期比較短,種進地裡後,一天一夜就長得像扛個榔頭似的了,可見黃豆生根發芽之快。
黃豆如此急迫地生長,豈有不搶種的道理?
當然是越早播種越好,越早播種黃豆的生育期會得到延長,產量和品質也會提高,這個時代多打一斗糧食,可能就會讓一家人多活一段時日。
但是沒有機械化的輔助,小麥從收割到入倉就得半個來月,這還算快的。加上種黃豆要犁地、要拉肥去地裡,真的是搶收搶種,大忙特忙。
不過這陣子,寧平縣一帶除了麥黃時下過一場雨,到現在收完麥子,老天再也沒有再落下一滴雨。
晴好的天氣對收麥子極其有利,但卻不利於秋種。
時節不等人,天旱則農閒。地裡的墒情不好,豆子種不下去,家家戶戶都心焦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紀老爺子每天一有空就去溝畔觀風向、看天色,盼雨盼的那臉都要和黃土地裡的玉米葉子似的,要擰繩了。
楊氏每天拿個柳條子東南西北甩著求雨,嘴裡不停唸叨祈雨調:“天旱了(liao),曬著了(liao),龍王爺呦,清風細雨呦,救萬民呦,救萬民呦……”
可是老天爺,龍王爺似乎根本聽不到莊稼漢的呼聲,就是不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