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散人 作品
第263章 如意金黃散
娃娃該打就要打,總講道理聽不進去也沒用,懲罰也是很有必要。不過以紀永寧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性格,估計捱了打也老實不了多少時日。
算了,娃娃還是要自己爹孃教育。
紀永靈也不管紀永寧幾個如何在牛梭子家磕頭認錯,說好話,轉身回家倒弄如意金黃散去了。
中藥散劑的製作並不複雜,過程相對簡單,不需要煎煮等複雜的工藝,而且藥散也具有易於服用、藥效穩定等優點。雖然紀永靈不是製藥專業,但不妨礙她會製作藥散。
她將買來的以及家裡原本就有的藥材按比例稱好,包括10斤天花粉,5斤黃柏、大黃、薑黃、白芷及2斤紫厚朴、陳皮、甘草、蒼朮、天南星。然後研磨,反覆過篩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最後收進大葫蘆裡收貯,才算是製作完成。(參考明代《外科正宗》卷一。)
家裡沒有藥鋪子裡那種戥秤,她也無法精確分裝到小葫蘆裡,只能找了幾個差不多大的葫蘆先分裝一些,準備給徐老大夫送去試用。
她想著,如果試用效果可靠,以後要賣,還是得買些瓷瓶分裝才好,畢竟藥也要靠包裝。
不過當紀永靈踏出院門時,村裡一群孩子提著小籠從她面前呼嘯而過,看樣子是去摘艾葉或者薄荷葉。她看著這些孩子歡快的背影,嘴角不由的微微上揚,她想以後藥散還是繼續用葫蘆吧,大不了買把戥秤回來。
能夠給村裡人多一份收入,哪怕十分微薄,也是可以讓他們的生活現狀得到略微的改善。就像這些小孩子,他們或許就可以多一個蛋吃,多一件衣穿。
不過天氣即將轉涼,草葉即將枯黃,清涼膏可能只做最後一次了,接下來讓這些孩子做些什麼呢?
紀永靈又得好好想想了,不過在想出主意之前,她得去趟縣裡,把金黃散送去給紀老大夫。
……
徐老大夫接過紀永靈遞上的葫蘆,見上頭刻著如意金黃散幾個字,問:“這就是上次你說的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