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96/296484/126514935.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穿越古代黃土高原種田養家日常-第332章 秋收(第2頁),靜默文學

第332章 秋收(第2頁)

 以往收玉米,都是女人在前頭掰棒子,男人們在後面拔玉米稈。因為玉米稈的根也可以當柴火燒,節約的莊戶人家不捨得浪費,所以都要連根拔起拉回去填炕燒火。

 要是誰家像財主家那樣,把玉米稈齊根割下,會被罵敗家,不會過日子。

 其實主要是財主家地多,為了加快收割速度,才將玉米稈子割下來的。

 但是黃土地土壤板結瓷實,拔玉米稈很耗費體力,所以這些活一般都是男人來幹。

 今年不同於以往,因為最近下過雨,地比較溼,玉米稈子更好拔,所以這次由女人們來拔玉米稈,男人們在前頭掰玉米棒子。娃娃們則負責把男人們摘下來的玉米棒子撿起裝到籠裡,等裝滿一籠,大人們再提得倒在架子車上,最後拉回家。

 玉米稈子則不著急處理,先豎起來,圍成一堆堆在地裡,曬上一陣子。等到地裡的莊稼都收得差不多,天要冷了,才拉回去堆在場裡當柴燒,省得如今拉回去沒地方曬。

 其實無論拔玉米稈還是掰玉米棒子都是個苦差事。

 玉米熟了,枯脆的秸稈也最扎人,劃在手上臉上,又癢又疼。好在如今因為肥料不足,地裡的玉米種得稀,有的地方稀到“玉米地裡可以臥牛”。

 要是像後世玉米種得那麼稠密,那掰一天玉米棒子下來,沒有任何防護的手和臉,估計劃的都是口子。

 當然娃娃們撿玉米棒子也是不輕鬆,來來回回跑動,一畝地下來也是累得頭昏眼花。

 連最小的紀永茹也要跟在幾個哥哥後頭,用胖胖的手指頭去撿掉在地上的玉米粒。

 雖然掉在地上的玉米粒並不多,但老百姓注重顆粒歸倉,這些莊稼一顆一粒都是用汗水換來的,所以哪怕是一粒玉米,都不能浪費。

 拾麥穗、拾玉米、拾豆子……拾莊稼是紀永茹這些孩子,從小到大的必做功課。不用教,不用說,普通刻在基因裡,生下來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