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散人 作品
第347章 多打三鬥(第2頁)
而且只有牛家莊糧食多產,還是遠遠不夠。
她想要更多的黃土地都豐產,她想要更多的人不餓肚子。
可是她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家丫頭,她沒有一呼百應的能力,也沒有隨便說句話就能讓人信服的本事。
聽縣裡人說,霍縣令是個關心莊稼和百姓的好官。如果她把堆肥的做法和價值告訴霍志遠,不知道能不能被霍縣令採納?
玉米穀子收完,就輪到黃豆了。黃豆成熟的晚,地裡都已經落過幾回霜。
俗話說:“麥忙不算忙,就怕豆葉黃。”
地裡黃豆稈上的葉子都已經乾枯脫落,再不收割,豆莢裡的豆子就會噼裡啪啦地掉出來,落在地裡。那這一季的莊稼就白種了。
不過豆子排在穀子玉米這些農作物之後收割,也是有好處的。
因為大西北乾燥,豆子拉回去一時沒有場地脫碾,堆放在一起,也不怕發黴壞掉。秋天的莊稼種類多,要一樣一樣拾掇好才能入倉。在純人力收割的時候,壯勞力格外寶貴,總有些人家人手不夠。
所以不少人家的豆子收回去後,都是堆在場裡,等穀子糜子脫碾、曬乾、分戶和歸倉後,再鋪開晾曬、碾脫。
和掰玉米相比,收豆子可以說是整個秋收最艱苦的活了。
因為豆莢很是扎手,而且豆子要早上很早就開始收割,這時候豆稈子上還掛著霜,凍的手冰涼冰涼的。
當然割豆子也很考驗腰力,豆子的個頭矮,需要人不停地彎腰、起立。對於肚癟細腰的紀永靈來說,常年練棍帶來的好處就是身子火氣大、腰力好,不怕涼氣入骨,不怕低頭彎腰。
但是對於楊氏就不行了。早上的寒氣讓她在豆子地裡彎腰割了一陣,就覺得後背僵直,站不起來,只能勉強靠著鐮刀把支撐著直起腰。
紀永靈見狀,連忙攙扶著楊氏,讓她坐在一旁休息,不要再繼續割豆子。自己則咬著牙,抓著豆稈子,“咔咔”一頓用力揮鐮砍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