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散人 作品
第352章 誰不想靠自己的才學(第2頁)
當然,或許林生文根本就沒把她當做朋友。他只是無聊,見到一個不那麼順從迎和自己的人,感覺自己的威嚴受到了挑釁,所以不自覺的就想要把對方的毛捋順。
不為別的,好玩而已。
霍志遠回去後,拿著那一叢落花生找到他爹,把今日紀永靈說的話原封不動地告訴了霍正廉。
霍正廉雖然是侯府出身,但他願意放棄世襲爵位,科舉入仕,除了不想耗費心力在侯府的權力鬥爭中外,內心深處也是想通過自己的學識做些實事。
身為讀書人,誰不想靠自己的才學贏得百姓和世人的尊重?誰不想流芳千古?
他來西北前,曾聽某位老大人說過,“西北地土瘠薄,每畝收入不過數鬥。”當時雖說他官場受挫,但覺得西北天高地廣,自己定能有一番作為。
然而自從來了寧平縣上任,他真正走訪各地後,才知道這西北的百姓有多苦。
拿寧平縣來說,由於地處黃土高原邊緣,有許多深溝懸崖,平整的耕地分佈在塬塊上,有的塬大,有的塬小,耕種不易。
而且土質都是較為貧瘠的黃土,土層深厚而性狀鬆脆,蓄水保墒能力差,肥力低下。加上溝壑縱橫的地質結構特點,使得這裡抵禦旱澇災害的難度大。常常是“五日雨則低地澇,七日晴則坡地旱”,所以耕地產量低而不穩。
而且由於黃土高原地勢高,天氣變化急劇,時有旱、澇、雹、霜凍、風沙和蟲災等災害,所以隔上幾年就會遇上災荒。
早年連續三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樹草皆已食盡,饑民既無顆粒果腹,又無棲身之所,更無片褸禦寒;易子而食,曝屍野外更是屢屢發生。
他上任後,也曾想讓自己治下的百姓有衣禦寒,有飯裹肚,但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他也曾想興修水利,蓄水建壩,解決百姓用水以及田地灌溉問題。可是寧平縣溝壑縱橫,地勢起伏較大,別說興修水利,就是讓村裡多打幾口井都不是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