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散人 作品
第393章 低血糖(第2頁)
估計是因為涼皮白而光滑,看起來如玉石一般,所以大家才這樣叫的。不過後世的涼皮在不同地方也有不同叫法,有叫釀皮的、麵皮的、穰皮的,等等。
難怪楊氏說好些年沒做過了,如今做涼皮確實太費勁、費時間,而且成本也貴。
像洗面水用的細白麵,一般人家就捨不得,畢竟一斤面添些其他雜糧粉,一家人就能吃飽,而做涼皮,卻做不了多少張來。
況且沒有後世的鐵皮鑼鑼,蒸涼皮用的木盤又厚又笨,蒸起來不僅耗費時間,還很耗費柴火。
用楊氏的話來說,“做一頓涼皮,半個麥莢落(麥草垛)都要燒光。”
普通莊戶人家哪裡捨得!
不過涼皮可是經過時間驗證過的傳統美食,如果有鐵皮鑼鑼,那蒸起來就會快上很多,而且省事還省柴。
“四嬸,我胡家大舅想不想做點啥小生意啊?”紀永靈問胡喜容。
胡喜容正拉著風掀在給鍋底下填玉米稈,抬頭問:“你說我大哥啊?咱莊稼漢有啥個點點哩,還做生意?只要能把地種好,糊好一家人的嘴,就算不錯咧。對咧,聽你娘說,你大舅兩口子賣床子面的生意還可以?”
紀永靈大舅和大妗子之前幫人跟席擀麵,後來有了床子,就在集市上跟集擺攤賣床子面,生意倒也可以,一個月能掙個三兩左右。
“聽說還可以。四嬸,你要不要讓我胡家大舅去賣這玉面啊?”紀永靈問。
“啥?”胡喜容停下手裡拉風掀的動作,抬頭看著紀永靈笑道,“你也看著咧,這做玉面費事的勁大,去賣的話,一天能蒸幾張子?”
楊氏一邊用筷子撥了一下鍋裡的木盤,說:“就是,這東西好吃是好吃,就是做起來太麻達,費火、費時間!要是能擺攤攤賣,生意是不愁的,就是做不出來這麼多。”
“奶,我有辦法!”紀永靈笑道,她要去縣裡鐵匠鋪子看看有沒有鐵皮,定製一副鑼鑼回來,這樣做玉面就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