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治理黃河(第3頁)
在康熙帝的支持下,靳輔帶著幕僚陳潢等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河道治理工程,行蓄清敵黃、束水攻沙之法,築堤岸、疏下流、塞決口。
靳輔將治河的重點放到黃河入海口的河道疏浚上,在清江浦過雲梯關至入海口長約300裡的河身兩旁挖引水河(即“川字河”),用挖河之土築兩岸之堤;堵塞於家崗、武家墩、高家堰等地的大決口16處,引淮水直出雲梯關入海。
為保證運河暢通,靳輔還開新河、保漕運。康熙二十五年(1686),他派人在黃河北岸駱馬湖口開皂河;次年,又於清河縣西黃河北岸開中河一道,長300餘里,通運道180裡,使漕船躲避了黃河波濤之險。
不過這人在康熙二十七年二月,因牽涉黨爭被罷職,按照上輩子的歷程,他應該是在康熙三十三年官復原職。胤礽如今想的就是和康熙提上一提,讓那靳輔早日復職去治理黃河。
要知道靳輔治河期間,“水歸故道,漕運無阻”,治河堪稱“勞績昭然”。
不過,光光會治理河道也不行,這黃河連年發生水患可不僅僅是治理的問題,每年朝廷批給地方治理黃河的銀兩真正落到實處的,也沒有多少,層層盤剝,等到了地方估計一半都不到,這還是地方官員沒有拿取的情況下。
要是地方官再貪一些,那麼能夠留下的少之又少。
為此胤礽想到了上輩子在戶部監政的老四胤禛,這個老四別的先不說,皇阿瑪交給他的事情基本上辦的都很不錯。
胤礽也想著自己去,可是按照皇阿瑪的習慣,自己估計剛剛提出來就被會直接打斷,為了不讓老大那個糊塗蟲過去搗亂,胤礽決定還是讓老四去一趟。
不管這輩子自己的結局如何,老四還是那個從小跟在自己身後長大的弟弟,沒有像上一世那樣和自己爭奪皇位,再說就是真的起了心思,皇阿瑪要是沒有懷疑自己,廢了自己,他們也是沒有絲毫機會的。
說起來,罪魁禍首就只是皇阿瑪罷了。
想到這裡,胤礽就向康熙推薦了四阿哥胤禛作為欽差大臣,還建議由靳輔作為主事,再從戶部和工部各抽調一名官員一起去處理這件事。
見到胤礽推薦胤禛,康熙是欣慰的,因為太子沒有因為任人唯親舉薦跟隨他身後更親密的三阿哥胤祉,而是真的考慮到黃河治理舉薦更合適的老四作為欽差。
只是對於胤礽又舉薦了靳輔,康熙就有些懷疑了,不過也就是一下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實在是胤礽與那靳輔實在是沒有什麼交集。
再說那靳輔本身就是自己的心腹,前幾年將他擼去職位也是因為當年漕運之故,他得罪了太多人,為了保全他康熙才下旨將他降職,原本是打算過兩年再重用的,可是現在太子既然主動提出來,那麼康熙也就順勢準備繼續啟用靳輔了。
講完這些宮務,康熙又說起了私事,問起了太子妃回門的事情。
太子也就說了昨日太皇太后賞賜布爾和回門禮的事情,康熙聞言,也讓梁九功從庫房裡找出一柄玉如意和一把角弓讓太子到時候一併帶過去,還允了太子當日不上小早朝的事情。
太子是下午申時回的毓慶宮,他沒有直接回後院而是進了前院,想了想讓人將綸布叫了過來。
因為太子這一世沒有特殊關照,所以綸布這一世也就是一個普通的侍衛,整日裡也就是隨著巡查營排班值守,平日裡空閒的時間還是很多的。
綸布很快就來了毓慶宮,太子讓他坐下後,告訴他,自己想將他安排到治理黃河水患的隊伍中去,也不要做什麼,就是以四阿哥護衛之名去長長見識,這治理黃河不僅涉及了戶部還有工部,不屈是哪一個,只要綸布多見一些,到時候學些皮毛自己也能將他安排進去。
張廷玉那廝,未來是走正統科舉的路子,可是綸布文不成武不就的,在侍衛營裡可不好混出頭,要是走自己的關係,頂天了也就是個二等侍衛。
原本胤礽是想讓綸布走侍衛這條路的,可是這輩子多接觸他之後就發現那些所謂的文武雙全純粹是臉上貼金,王婆賣瓜。
既然這條路不通,那胤礽肯定是想著趕緊給他多安排一條路,趁著年輕多學些沒毛病。
而且老四的性格就是那種吹毛求疵,見不得不上進的,自己到時候提前叮囑一番,不怕綸布偷懶沒人管。
綸布倒是不想去,可是太子爺一錘定音了,自己身為奴才,不去也得去。所以,當他走出毓慶宮的時候,整個腦袋都是耷拉著的,與來時興高采烈時完全不一樣。
第二天一早,康熙就在朝宣佈此次黃河治理,由河道總督靳輔主事,戶部尚書伊桑阿配合,隨同官員左副都御史宋文運,工部侍郎孫在豐及司官鄭都等監修。同時四阿哥胤禛作為此次治理黃河的欽差,監管這次治理之事。
大阿哥一黨雖然憤憤不是自己推薦的人選,可是這是康熙直接任命的也就沒有多說,而且總理的還是四阿哥,不是太子的小狗腿三阿哥,所以大阿哥也就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
下朝後,胤礽找到胤禛,和他說起了將綸布放在他身邊歷練一段時間的事情,別人不清楚,胤禛卻是知曉自己第一次讓皇阿瑪委以重任出門辦差是由太子二哥提議的,所以對於太子想要讓自己幫忙鍛鍊一些伴讀的事情那是滿口答應下來。
說來這一次,三阿哥和四阿哥也在上個月開始出入朝堂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蝴蝶翅膀煽動的原因,這一次康熙沒讓三阿哥進入禮部、四阿哥進入戶部,而是直接讓他們就在朝堂上觀政,也就是說兩個阿哥自上朝以來就只是觀政,手頭上沒有任何事情。
太子這一次也算是直接幫助胤禛了,好歹手裡有些事,不再是無所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