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康熙要禪位(第3頁)
而這些最開始的導火索和契機,就是自己這個所謂自稱的千古一帝。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刻,他失去了所有的精氣神,他的猜忌,他的疑心,他的自私是導致大清那麼快敗落的首要原因,也是因為他的養蠱繼承法,導致了從胤禛之後的皇帝沒有一位繼承雄才大略,沒有一位擁有雄心壯心,即使被後人稱為高宗的弘曆,也不足他皇叔的十分之一。
那一刻他後悔了,他是大清的罪人,這讓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自比的康熙在那一刻失去了反抗的慾望。
也許胤礽說的是對的,人老了就應該服老,仔細回想這幾年他的所謂仁政帶來的影響就能夠發現,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仁”,更多的是和稀泥罷了,而這些手段和自己曾經最為討厭的唐玄宗有何區別呢?
也是因為想通了,他不再心心念念重回紫禁城,也不再想著自己的盛世榮光,只想著在暢春園頤養天年,要不是今日知曉那幾個兒子有心回來找茬,說實話,他是不願意再次露面的,因為這代表著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對自己的兒子低頭了,這讓要強了一輩子的康熙感覺比死還難受。
可是不來又不行,因為當他剛剛升起這個念頭的時候,昨晚他又做噩夢了,這一次不僅重溫了之前的噩夢,還見到了原本死去的祖先們,面對他們譴責的目光和威脅的話語,康熙原本想要逃避的小心思也徹底打消了。
見到所有人到齊了之後,康熙直接開口了:“朕今日讓你們過來,也是想宣佈一個消息,朕已經老了,很多事情也力不從心了,自登基以來四十餘載,鬥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和外蒙古,現如今又開疆擴土增添了高麗和倭國,也算是為我大清立下汗馬之功了,雖然不能自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但是朕能夠擁有這些也已經滿足了。
胤礽乃是朕的嫡皇子,自週歲後就被立為皇太子,日表英奇,天資粹美。這幾個月的處理朝政,也無一處不讓朕滿意。遂朕決定,下月一日立為攝政王登基之大典,內務府全權辦理,胤禛督辦,梁九功協辦,望爾等悉知。”
所有人全部跪在了地上,他們的腦海裡只有一句話在迴盪,“皇上禪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