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裘縣令求人(第2頁)

 蔣地主自然不會人家說兩句好話就應承了,蔣家的族長還在這兒呢,族裡還有好幾位德高望重的族老呢!

 他們家雖然和主支不在一處生活,可是一脈相承,還是要重視族中意見。

 即使是生活了四代的長壽縣,他們也是有感情但不多。

 畢竟那時候,只有長壽縣的土地最為便宜,那時候父親選擇長壽縣置辦產業,肯定是出於“性價比”的考慮。

 選擇這長壽縣,是因為它在當年“性價比”最高,用有限的銀子儘可能多的置辦田地,那是老一輩的蔣家人的智慧。

 裘縣令聽了這個回答倒是也沒有表現出多麼失望,只是又追加了幾句不要錢的好話。

 說幾句好聽的又不值當什麼,裘縣令很是拉得

 能得到實際的好處和實惠才是最重要的,裘縣令其實還有一個沒有說出口的心思。

 不過得先提出一個讓蔣家為難的,再提一個可以折中的,那樣蔣家也比較好接受。這就是為官多年的老油條,讓你把屋頂掀開你不同意,轉而讓你給屋頂開個窗,你是不是就會勉強同意了呢?

 後世管這個叫“拆屋效應”。

 華夏人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裘縣令不可謂不通此道。

 首先提出一個叫人十分為難的要求,比如進士牌坊建在長壽縣境內。

 再提出一個略微好接受的要求,比如長壽縣縣衙自已出錢,在長壽縣修建進士牌坊,濮陽那邊也照建不誤,互不干擾。

 以前這樣的先例不多,但也不是沒有的,新科進士,有不少是有“第二故鄉”的啊。

 就看這個“第二故鄉”的人是否捨得

 蔣地主見裘縣令沒有仗著自已的身份壓著他們家同意,也就把這事先放一邊,跟著蔣長青回了蔣府。

 此時蔣家的族老們都匯聚在此,看著即將年過花甲還神采奕奕的蔣地主,幾人有些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