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禁法(第2頁)

 當年人道之所以選擇人族為主體,就是因為人族喊出人定勝天的口號。

 彼時的人族十分弱小,又無尖牙利爪,為異族的食物。

 沒有細密保暖的皮毛,經常凍斃於野外。

 採食野果,喝髒水,吃腐肉,常常中毒,生病而死。

 因此如何吃飽,穿暖,不生病就是人族最原初的追求。

 做到這些後,人族才能開始慢慢壯大。

 壯大之後,又要考慮如何獲取力量。

 那就是修行。

 最開始的修行法都是先天生靈傳下的,更加適合先天生靈。

 作為後天生靈,人族要先提升自己的體質。

 而提升自己體質的方法就是吞食天材地寶。

 這就是農道,醫道,食道,三道的由來的。

 不過隨著人族的崛起,天材地寶的減少,食道慢慢的失去了作用。

 因此食道分別融入了農道和醫道之中。

 分別是廚道和藥道。

 家國大事,在祀與戎。

 祀是祭祀,戎是行兵打仗。

 天道貴生,人道貴榮,行兵打仗製造殺戮,毀滅文明,是一種有違天道和人道的做法。

 因此在出兵之前,人族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闡述對方的罪過,得到認可之後才會出兵。

 而獲勝之後一樣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既是感謝上蒼的幫助,也算是一種交代。

 這就是祭旗和項俘的由來。

 最初的祭旗和項俘都是以敵方的頭顱來進行的。

 隨著文明的發展,農道創造出了形似人頭的麵點也就是饅頭來代替人頭祭祀。

 逐漸也得到了三道的認可。

 之後更是發展出了各種各樣搞得麵點,去替代血食祭祀。

 這代表了人族的文明進步,也是人道的進步,天道的進步。

 不要小看了饅頭的出現。

 以饅頭代替人頭,敵人得以活命。

 活命之後,繁衍生息慢慢的就會融入對方。

 這是種族大融合,文明大融合的開始。

 因此以此為祭品,行祭靈之法,很容易和人道進行溝通。

 趙軒祭靈引發人道關注,讓人道幫自己把禁法領域全面擴散開來。

 要做到百分之百額覆蓋整個地星,不要說現在只是聖境的趙軒,就是人皇境都可能出現紕漏,但人道不會。

 當然這也是順勢而為,人道是自己動了,趙軒藉助這個機會才會以最小的代價請動人道出手。

 對人道來說,這就像返程車,原來目標已經達到了,能多賺一點賺一點。

 得到人道將禁法領域擴散到整個地星之後。

 趙軒依舊沒有停止,依舊在不斷的凝聚著自身的法力。

 過了一天之後,三百六十五枚比第一次發射大了數百倍的東風屹立在趙國皇城。蓄勢待發。

 趙軒這次停止了戰舞,但卻依舊端坐在空中,沒有醒來。

 這是趙軒的後手,足以威脅到帝皇境的東風。

 趙軒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封了大秦的皇庭鎮守求助大秦天庭的手段,但是大秦天庭既別受到求助,也不會是人皇境的秦皇親自出手。

 無非排下更多的人,能夠形成軍陣。或者是帝皇境帶隊。

 帝皇境的靈識足以感受到東風的危險,從而投鼠忌器。

 而且趙軒還要維持已經發動的禁法領域的維持,也不能輕動。

 這時候整個地星,能夠發揮出神境之上戰力的只剩下九人。

 也就是七國的帝王,以及道庭和佛庭中的一人。

 因為七國的帝王所使用的力量不是道行和法力,而是氣運。

 道庭和佛庭也會各選出一人來寄託人族氣運。

 趙明誠周身纏繞的兩條蒼龍就是氣運神龍。

 這是七國立國之後,七國的氣運形成的國運神龍。

 每一條相當於聖境一品強度。

 由七國的帝王掌控,用以護身對敵。

 但是整個地星的人族分成九份,還有兩份由道庭和佛庭掌控。

 七國的帝王,每消滅一國,敵方的氣運神龍就會被其掌控。

 統一七國之後就有七條氣運神龍。

 最後在得到道庭和佛庭的認可,就會獲得九條氣運神龍。

 之後就是煉化。每煉化一條氣運神龍就獲得一品聖境的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