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百族共主(第3頁)

 張歸元要創造一個百族和諧共存,互惠互利,共同進步,攜手未來的大同世界。

 漢人之主?北境之王?不,他要當百族共主!

 祭天的方壇之上,立著一根木杆,此木名曰天神主,又立起七七四十九個木人,長約丈餘,環繞在天神主周圍。

 塑天神為木人,每一個木人都雕刻出鮮卑人信仰的神靈,這些部落神靈被漢族正統儒生稱之為胡神,卻是鮮卑人的保護神。

 張歸元站在方壇之西,文武群臣換上胡服站在張歸元北面。

 一位鮮卑女巫持鼓而來。站在張歸元東側。

 拓跋晨帶領六名北海書院鮮卑族學生手持美酒站在張歸元西面。

 女巫升壇擂鼓,張歸元對著天神主和七七四十九根木人行禮,百官隨之而拜。

 三拜之後,赤山犬帶人殺牛而祭之,七名鮮卑族學生向西,以酒撒天神主。

 張歸元騎乘白馬,文武百官紛紛騎上坐騎,繞壇而行,此為踏壇,又名繞天,連繞三圈而止。

 繞壇之後,張歸元下了坐騎,帶著文武群臣走到高臺,對著大興安嶺的方向,遙遙下拜,此為拜山。

 大興安嶺對於鮮卑人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鮮卑人和烏桓人同出東胡部落,大興安嶺是祖地,因匈奴人崛起,他們被攆出了祖地。

 鮮卑人和烏桓人相信,死去的族人會魂歸大興安嶺,神魂歸於祖地,祖先靈魂和天神同在,拜山即是拜神,也是拜先祖,拜祖宗。

 見張歸元肯屈尊下拜,鮮卑百姓匍匐在地,哭得稀里嘩啦,連舉辦儀式的女巫,都目中含淚,激動到渾身顫抖,在這一刻,張歸元身體裡有沒有鮮卑人的血脈已經不重要了。

 他就是鮮卑之主,真正的白狼王。

 鮮卑古禮之後,鮮卑人們沒有起身,紛紛唱起古老的鮮卑歌謠,讚美起白狼王張歸元的豐功偉績。

 在歌謠的最後,鮮卑人們抽出腰刀,割破手掌,以血塗面,表達對張歸元的絕對忠誠。

 “漠北寒煙,戰火沖天,何惜吾命,敢不登先?王之所指,刀鋒向前,竭力死戰,魂歸祖山,粉身碎骨,結草銜環,助我主公,一統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