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好久不見,董白
董白出發了,在一個遍地白霜和濃霧,看不清前路的清晨。
根據董卓生前的打算,等他回到長安之後,本來就是要給董氏族人都分封爵位和封地的,這個遺願被李儒很好的執行了下來,他了很久,把每個人都放在了一個恰如其分的位置。
作為最受寵的嫡孫女,董白的封爵卻不需要李儒去動腦筋,死去的董卓早就想好了,他只要照著做就可以。
渭陽君。
渭水之陽,就是董卓老家的所在,隴西臨洮縣。董卓要把老家作為封地,送給董白當做禮物。
可現在,這位承載著董氏萬千寵愛的渭陽君踏上了回到涼州的路,卻不是去就封,而是為了全族的存亡,去和佔據西涼的軍閥們談判,若是順利,甚至要留在當地作為人質,以取信對方。
李儒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但是眼下的局勢已經容不得他優柔寡斷——長安城的世族們不會猶豫太久。
北軍和禁軍天生就帶著世族們的血液,其中的中下級軍官都由郎官和勳貴擔任,根本不是替換掉一兩個忠心的高級軍官就能牢牢掌握在手上的武力。
李儒很清楚,己方對這幾支軍隊的掌控只是停留在表面,一旦世族下定決心,長安城內隨時有可能爆發一場內亂。之所以風平浪靜,無非是因為之前西涼軍搶先一步接管了城防和禁中,讓對方不得不投鼠忌器。
眼下的董氏就像一片漂浮在海上的小舢板,隨便一個風浪過來,就有可能把它掀翻。
這個以渭陽君董白為首的長安使節團帶著左右將軍的印綬和任命詔書。
作為重號將軍,這兩個武職都有開設幕府的權力,排除關東諸侯自領的話,目前僅次於董旻這個驃騎將軍,誠意不可謂不大。
當然更能體現董氏誠意的,還是董白本人——不算那些旁支和已有軍職在身的族人,這位董氏嫡孫女就是他們現在能派出的最具分量的人選。
沒有了董卓這位隻手擎天的人物,現在的董氏,沒人能夠置身事外。
先是董旻,然後是李儒,如今竟是輪到董白了。
章城門。
李儒在士卒的護衛下默默站立良久,直到董白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天際線,才轉過身去,徑直回到自己的小院。
再也沒有人能給他添衣問暖了,他成了支撐這一切的最後樑柱。
李儒默默翻開好像永遠也不會變少的竹簡。
“劉玄德被表為平原國相.”
粗略地掃了一眼,這一卷便直接被他扔到一邊。
劉備,誰朋友沒聽說過這人。
沒辦法,此時的劉玄德還是實實在在的無名之輩。
先是投奔師兄公孫瓚混了個別部司馬的官職,隨後被派到田楷麾下,充當公孫瓚放在韓馥與袁紹之間的一顆棋子,在天下版圖中還不配擁有姓名,李儒日理萬機,自然沒空關注他。
李儒翻開下一卷,看到了孫堅的名字,不由得振作了一下精神,仔細觀看這份東線戰報。
“孫文臺南下回師長沙,袁本初於雒陽修整帝陵宗廟後撤軍”
他小聲地讀了出來,原本緊皺的眉頭稍微鬆開了一些——不出意料,沒有了西面的壓力,諸侯聯軍果然還是散了。
這種貌合神離的聯盟只要散了就很難再次複合,也就意味著函谷關以東將很長時間不會有威脅。
“呼——”,無人的院子裡,李儒放心大膽地長出了一口氣,“接下來就可以專心對付長安城裡的世族了。”
希望董白一切順利吧。
定西縣。
馬騰忙著回去組織秋收,沒有多做停留便下令撤軍,只是幾天的功夫,大軍就回到了漢陽郡內。
浩浩蕩蕩的大軍之中,兩個長相俊美的少年郎格外引人注目。
徐嘉樹與馬超騎著馬並肩而行,理論上兩人都沒有軍職在身,但回頭一看,身後卻跟著烏泱烏泱的的羌胡軍隊。
嗯,都是跟著馬超的。
只能說這位天生就是幹統戰工作的料,有一半羌人血統不說,性格也豪爽大方,而且形象好得離譜,就像天上神將下凡似的,直把這些胡人部落迷得神魂顛倒,徐嘉樹毫不懷疑只要馬超一聲令下,這些人就會嗷嗷叫地為他而戰。
馬壽成真是生了個好兒子啊!
“柯木智,你身手這麼厲害,不如來我父親帳下效力”,馬超對自己的無敵人氣習以為常,隨手挽了個槍,“楊秋算個什麼東西,也配讓你這般人物為他效力”
言語中,對楊秋相當不屑。
聞言,徐嘉樹笑著搖搖頭——也就是楊秋這種對地盤控制力弱的小軍閥,才好讓他扯虎皮混一下,換成馬騰這種家大業大的,說不得就要讓“柯木智”全軍來投了,糧食再怎麼窘迫,養他手下一千多人不是輕輕鬆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