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諸君誤我(第2頁)
將此處的哨衛驅趕走,使節團大大方方地亮出了符節和全套儀仗,城樓上的沮授看到這一幕,心知等候良久的援軍已經到達,連忙下令開門,自己則匆匆離開,搶先一步去通知同僚們商議對策。
這裡的同僚,指的是審配和田豐為代表的河北士人。
東漢鄉黨觀念極重,韓馥一個潁川郡人來冀州做州牧,連帶著提拔了不少同鄉的士人。
例如郭圖和辛評辛毗兄弟等人。
若州牧府中只有這些人也就罷了,畢竟別駕的位置還在河北人手上,他們的地位並沒有受到挑戰,可要是再算上城中那看似無慾無求的荀氏郭氏等士族,潁川人的聲勢便堪稱浩大。長此以往,將本地士人徹底架空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對於這些外來者,冀州士人不得不小心警惕——益州本土士族被東州人打壓得抬不起頭的前車之鑑並不遙遠,這些人說是為了避禍而離開家鄉,卻未必沒有在冀州生根發芽的念頭,如此龐大的士族群體,根本不是稍微讓出一些利益就能打發的。
人家是猛龍過江。
而南北兩派的矛盾之所以引而不發,甚至表面上看還頗為和睦,一方面是因為潁川士人的領袖荀彧並沒有出仕,另一方面就是袁本初恰好出手,以及之後的種種連鎖反應。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不管冀州最後歸誰,總之韓馥這個州牧的位子已經坐不長久了,於是雙方默契地暫時休戰,紛紛私下聯繫袁紹,談好各自的條件和報酬。
說難聽一點,就是賣主求榮。
本土士人的訴求很簡單,維持現狀即可,也就是河北人必須在袁紹的府中取得與目前同等的首要地位,在新的班子裡依舊佔據話語權,而不能讓其他地區的士人騎到他們頭上去。
唯有如此,他們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到外來士族的侵害,甚至通過輔佐袁紹將勢力更進一步,擴張到其他州郡。
作為交換,一旦袁紹成功奪取冀州,河北士族把持的政府將會無縫銜接,為新的州牧效力,以最快最平穩的方式幫助袁本初完成權力的交接過程。
坦白講,也就是人家袁紹四世三公,威望著於天下才能得到如此優待。
其他人即便是宗室重臣如劉表,也需要與當地大族聯姻以及大幅放權的方式獲得效忠,代價就是荊州的重要職位被蔡氏,蒯氏把持,還得默許黃祖在江夏擁有半獨立的地位。
相對本地士族而言,潁川人手上的籌碼就要少的可憐,所以他們的投名狀也更加金貴一些。
他們要勸韓馥投降。
這些日子裡,雖然韓馥拒絕袁紹的說客團進城,可郭圖和辛氏兄弟已經開始明著向韓馥勸告,讓他交出權力了。
所用的話術也沒什麼新意,無非就是用百姓的性命道德綁架,再用戰敗之後的下場威逼云云.
對於這種明目張膽地吃裡扒外的行為,本地派是默許的——反正不用自己承擔背叛主公的罵名,也不耽誤交接後繼續佔據話語權,何樂而不為呢
韓馥是個耳根子軟的,看到手下的幕僚們公開勸自己投降,連裝都懶得裝了,心中已經大為動搖。
可隨著城下那根符節的出現,一切卻又起了新的變數。
這就很尷尬了,事先連怎麼分蛋糕都說好了,結果眼看蛋糕要沒,那麼之前與袁紹的約定自然就不能算數了。
這也怪不得城內的士族,說一千道一萬,是袁紹自己出了問題,沒能把區區一個老頭子攔在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