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最後的策劃(第2頁)
駱少華則說道:“那就不讓他們涉足,但是可以讓他們以星海領地的名義將已經文明主體離去的領地給宣佈佔領,作為日後擴張的節點。”
白海棠和陳文眼睛一亮,貌似確實可以,畢竟這是人家不要的,又不是他們主動破壞計劃武力佔領,因此統帥部也不能算他們不聽號令,白撿的領地怎麼能不要呢
三人很快就通過了這個決議,由白海棠負責派遣艦隊前去佔領,佈設信標和監測體系。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106星系本就提心吊膽的本土文明們就看見了讓他們心肝亂顫的一幕,一些被嚇破膽的文明剛剛離開自己的領地疆域,後腳就有星海領地的艦隊躍遷進入。
一輪艦炮洗地,清除了本地文明遺留的殘餘人口和大部分建築設施,太空建築更是被強行打破再用力場囚籠束縛壓縮丟入運輸船內拖去回收再利用。
由於這些離開的文明附近異族視線太多,蟲群不好光明正大的登場,因此轉而由附庸種族派遣陸戰隊登陸清理殘餘的異族生命和建築物等人造設施。
太空軌道登陸艙如雨點一般落到地面,首先到達的武裝機器人將登陸點周邊區域清場,獸型機器人兩側的雙聯裝電磁速射機炮配合背上的粒子炮將為數不多的安全死角給清理乾淨。
隨即運載著陸戰士兵的登陸艇落下,每一個班組的五個陸戰士兵都配備有三倍的武裝機器人部隊,天空中有數百艘懸浮堡壘監測四周指揮作戰。
最後落下的重型火力支援裝甲部隊,雙聯裝的電池軌道炮或者離子炮可以摧毀任何陸戰型目標。 一支小型艦隊停靠在行星近地軌道上,為陸戰部隊做最後的盾牌,一旦出現超過陸戰軍團應對範圍之外的目標,艦隊就會立刻執行軌道轟炸,將目標給打成碎片。
同時艦隊的存在也是為陸戰軍團提供精確的雷達探測結果,可以掃描深入地底核心的探測雷達可以確保不會放過一個可能的敵對生命存留下來。星際戰爭中,其實用到陸戰部隊登陸作戰的機會非常少,而一旦出現登陸的情況,只有兩種原因。
一種是雙方勢均力敵,同時爭奪一顆高價值行星,而雙方又都無法在支援更多艦隊,這時候才會通過地面登陸來佔領地表,然後在地表建設防禦火力,從而支援艦隊作戰。
第二種則是現在這種,為了奪取一顆行星,在不破壞行星生態環境的情況下,無法使用大面積覆蓋性軌道轟炸,所以才需要陸戰部隊登陸做最後的清理工作,清除掉所有非己方的智慧生命。
而宇宙中的常態是,一旦發現己方打不過,並且很難打回來的情況下,利用行星,恆星來設置陷阱坑敵人一把。
106星系的異族文明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達到引爆行星和恆星的目的,但是這些選擇遷移離開的異族文明根本不敢這麼做。
文明的主體是種族人口,而不是行星領地,以他們六級科技文明的實力,在任何一個恆星系都擁有著改造類地行星亦或者通過建設大量太空都市延續文明的能力,因此在明知道星海領地是奔著佔領領地的目的而來以後,還敢摧毀恆星系就真的是純粹的找死行為。
本就是因為打不過才遷移領地的他們,在得罪了星海領地之後,遷移艦隊碼緩慢的移動速度,很快就會被星海艦隊圍堵然後摧毀一切。
因此這些執政人員哪怕心裡非常不甘,但也只能選擇給星海領地留下一個完整的恆星系,帶走自己能夠帶走的人和資源。
白海棠指揮的清理戰鬥樸實無華,屬於經典的三步走,任何一個有點星際常識的人來指揮都可以做到,因此這對她來說,除了增添一份功勳之外,再沒有什麼值得開心的事了。
“這些異族文明還在陸陸續續的啟動遷移,膽子這麼小,是怎麼在這種地方存活下來的”白海棠無語的吐槽道。
都沒有選擇打出去,只劃定了五萬光年直徑的領地,卻連星系邊緣旋臂上的異族文明都有選擇遷移的,他們就這麼可怕也沒有主動攻擊誰啊!
陳文聽到她的吐槽,好笑的說道:“你放開了行星登陸戰爭,將全部過程都開放給了這些異族文明,兇殘的清理最後本地智慧生命的行為讓他們看的一清二楚,而現在我們的戰艦就在他們附近空域晃盪,你說他們到底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