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老刀 作品

第246章 “空中明星”(第2頁)

 然而,面對現實中的巨大差距,頻繁的挫敗感很容易磨滅人們的希望。 

 現在他們把許寧當成了唯一的希望。然而許寧聳了聳肩說道:“軟件不過是種工具而已。” 

 “就像開飛機的人不一定會造飛機,造飛機的人不一定非得會開飛機。” 

 稍作停頓後他又接著說:“你說得對,工具還是自己親手打造的來得稱心如意。總有一天,我們能用上屬於自己的工具。” 

 林歐華聽了點頭表示贊同:“那行,如果你說得對,這段時間裡,只要你需要幫助,儘管開口。我們整個數字化研發團隊都會全力支持你。” 

 許寧也不打算客氣,畢竟他還指望借這個機會積累更多管理上的經驗。 

 “關於流場模擬的部分,我和林工可以搞定。你們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姚博士之前提出的構想,儘快完成整架飛機的數字建模工作。 

 這樣一來,在後續優化機翼研發時,我們的工作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在過去,為了解決殲-8f攜帶武器後機翼周圍氣流紊亂的問題,工程師們採取了一個相對簡單的解決方案——增加一對翼刀。 

 這種做法對於整體研發的影響是最小的。後來,漂亮國在開發eA-18g時也遇到了類似情況,並採用了相同的方法。 

 然而,這並不代表沒有更優解法。只是,更好的選擇往往伴隨著更大的變動。如果沒有采用數字化研發流程,這樣的調整將不可避免地拖慢整個項目的進程。 

 “我們會盡快完成的。”林歐華說著,語氣中略顯遲疑。片刻之後,他突然轉身朝另一個方向走去。 

 “嘿,你要去哪兒?”同行的姚美玲不解地問道。 

 “加班去。”林歐華簡短地回答。 

 “啊……”姚美玲望向漸行漸遠的林歐華,又轉頭看了看身旁的許寧。 

 “我們不去嗎?” 

 許寧搖了搖頭:“我有信心按時完成任務。再說,流場模擬這類工作很依賴創造力,適當的休息是必要的。” 

 三天後,楊知書駕駛著借來的殲教7教練機穩穩降落在北陵機場。與此同時,許寧將機翼流場的分析報告遞給了楊知書。